福州新闻网
  
  
  

老司机讲述“叮叮车”的变与不变

2017-06-16 14:26:36  来源:新华社
  

  中环段“叮叮车”保卫战

  1989年从业的关伟基如今是“叮叮车”的交通控制总监。记者来到一个并不宽敞的控制室里,看到这里设有全港首个地面实时定位系统,墙上挂着三台电视屏幕,能准确显示所有“叮叮车”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根据路面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车务调度以及优化班次。在3名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代表“叮叮车”的不同颜色圆点在屏幕上有条不紊地移动着。

  关伟基说,大约从2000年开始,尽管游客增多,“叮叮车”乘客的总人数反而呈下降趋势。随着港铁西线的开通,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搭乘地铁出行,对“叮叮车”带来冲击。甚至有人于2015年提出取消香港闹市中环至金钟段的电车路轨,声称可纾缓中环交通挤塞问题。

  这个建议随即遭到许多香港市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叮叮车”是香港最具历史感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实用功能也不容置疑,尤其适合于港岛区短途交通,不能轻言淘汰。这样,中环段的“叮叮车”最终被保留下来。

  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香港电车公司这些年也不断进行调整升级。2016年6月6日,首台冷气电车投入服务,以提升乘客在炎炎夏日乘坐“叮叮车”的舒适度。此前,香港电车也推出了首项陆上交通实时乘客资讯系统——“NexTram”(叮叮新资),乘客可以查阅他们所在地的车站,以及随后3班将到站的“叮叮车”和剩余到达时间,还可实时了解是否有事故发生而令“叮叮车”服务受阻。

  车身变了人情味没变

  “叮叮车”发展至今,已经历过多次更新换代。

  2000年开始,电车公司为现有电车升级改造,以提高效率及安全性。2000年10月,电车公司推出3辆“千禧电车”,不再使用柚木而采用铝合金制造,使车身更加坚固。此外,还对车身的外观进行颠覆式改变,车头车尾改以不设活动窗的一幅式玻璃设计,被电车迷说成好似搭巴士而遭到强烈反对。

  关伟基说:“有电车迷认为‘叮叮车’的特点不复存在,传统被破坏,这让他们难以接受。”在电车迷的反对下,计划没有再推进,如今这一款电车只剩两辆。

  之后,电车公司一直在现代化革新和保留传统间寻求平衡。使用LED照明及目的地显示牌,引进路轨涂层技术以减少噪音滋扰。

  尽管技术在更新,在天气恶劣时,仍要处理很多复杂的情况。“记得2012年7月23日,香港刮十号风球,行驶在修顿球场附近的电车缆线掉线,交通一度瘫痪,工程车也来不了。我闻讯后,从铜锣湾一路跑步过来抢修,总算把缆线撑回去了。”邓华泽回忆道。

  随着数次改造升级,“叮叮车”的内部结构有所调整,但是叮叮车的人情味没有变,随性的生活情调也没有变,香港市民的记忆和文化保留了下来。

  背负百年历史,“叮叮车”早已成为香港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带着沧桑的回忆,带着人们的热爱,在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平衡交替中,和这座城市一起坚定地前行。

  近30年的坚守,关伟基和邓华泽都已经把“叮叮车”当作终身热爱的事业。他们认为,清脆悦耳的“叮叮”声会一直在港岛响起。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