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表彰10位第二届罗源县道德模范
罗源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表彰名单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用爱心“点亮”他人
——国网福建罗源县供电公司西竹供电所所长
郑文建
郑文建,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8月出生,1997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一直践行共产党的宗旨,始终为人民服务,不但在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还在工作之余坚持助人为乐,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救人抢险敢担当。
2015年7月,台风“苏迪罗”肆虐,罗源电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损失严重。台风正面登陆后的第二天,郑文建已连续奋战一周了。他眼窝内陷,双眼布满血丝,家中孩子高烧,母亲急得高血压复发,但为了确保罗源湾水闸的安全供电,他义无反顾地坚守岗位。
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郑文建与同事开车回单位。“救命呀!救命呀!”回所途中,忽然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传到郑文建耳中。原来台风刮倒路边大树,压中了一辆小轿车。郑文建第一个冲了上去,只见车体内陷、挡风玻璃破碎,驾驶员已没有了知觉,副驾驶座上的妇女惊慌失措,满脸是血。
“别怕,我们来帮你。”郑文建一边安抚妇女,一边指挥同事帮忙。借助抢修的工具,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变形的车门卸下,才发现副驾驶座的妇女竟然是个孕妇,看样子即将分娩,她不仅头部受伤,大腿更是被车门撞得鲜血淋淋,伤势严重。危急时刻,郑文建和同事小心翼翼地将孕妇和驾驶员从车上抬出来,送往医院。做完好事后,郑文建回到单位,一进门就累倒在地上。
郑文建爱岗敬业,常常怀着助人为乐的心态主动加班。
2018年7月,“玛莉亚”台风突袭罗源湾,郑文建带领供电所共产党员突击队奔赴抢修现场。所在片区光虾塘就有30多个,临时发电机最多只能支撑几个小时,如短时内无法送电,初步估计将造成养殖户价值1000多万元的损失。郑文建与同事忙到深夜12点完成立杆作业,已是疲惫不堪,本该修整一晚上,等到天亮再进行施工架线。但郑文建急养殖户之所急,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公司领导,请求连夜施工。凌晨4点30,成功送电!一夜未合眼的郑文建还是不放心,再次确认虾塘片区已全部送电,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可还没躺下休息,福州信和木业负责人又打来紧急求助电话:该企业半成品受淹,如短时内不能来电,这些产品将报废,出口订单无法完成,直接损失70多万。疲惫不堪的郑文建,急人所急,立马拉上所技术员一起奔赴现场勘察、制定抢修方案,上午10点时,顺利送电,再次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和信誉。
二、精准帮扶贫困户。
三年前,家住松山镇北山村的于子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乡亲们都说于子件能够脱贫,全凭夫妻二人辛勤劳作换来的。可于子件却说,这离不开郑文建倾情帮助。
帮扶困难户脱贫致富是党员、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想要成功扶贫,首先要了解贫困户的困难所在。郑文建帮扶于子件,就先通过几个月的走访,和村委、邻居打听,了解了于子件的家庭状况。原来于子件是退伍军人,一家人吃苦耐劳,但于子件的大儿子于琦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连续几年求医问诊花光了家中积蓄。亲朋好友凑了钱,给他买来虾苗,但养虾是靠天靠市场吃饭的活计,一场台风,市场不景气,都可能让于子件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根据于子件的家庭情况,郑文建有了帮扶思路——收入来源单一,想脱贫就要拓宽收入来源。“20亩虾塘,一年只有6至11月的养殖季节,净利润2万元出头;而闲置的月份,如果养殖一些低成本、低风险的藻类,就可以有约1万元的收入。另外,弟妹在家可以收些废品旧物,一个月下来至少还会有大几百上千的额外收入!”郑文建给于子件盘算着,大胆的建议像一盏黑夜的灯塔,给于子件一家指明了致富的方向。说干就干,郑文建出钱出力,积极帮助于子件家增加收入,改变了老于家入不敷出的困境。
除了经济上帮扶,郑文建还关心老于的下一代——于琦的教育。除了把儿子小学课外读物、辅导书搜罗整理,定期给于琦送去;他还把家中的电脑送给了于琦,让腿脚不便的他能像同龄的孩子一样用上电脑。
三、常年助人解民忧。
“备好抢修工具、测温仪、手套和护目镜,我们去一趟官路下村。”今年2月11日上午9时许,郑文建接到飞竹镇官路下村一位村民的电话,对方称:“村里一位‘五保户’家里突然没电了,需要供电所派师傅上门帮忙检查。” 放下电话,郑文建和同事就赶往现场。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由于用户内部线路老化,造成短路停电。经过现场处理,很快恢复正常供电。
这时,郑文建助人为乐的习惯又显露出来。“您家里的线路、开关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老化,我们帮您把那些都给换了。”郑文建不仅主动帮老人排除用电隐患,临走时还反复嘱咐老人要注意安全用电,并留了电话,告诉老人但凡遇到用电困难,都可以随时找他。
在长期的工作中,郑文建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与不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他带领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从小处入手,将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列入红色服务名册里,长期以来做好贴心上门服务。对孤寡老人、留守家庭以及农业、养殖业、学校等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群众做的好事不计其数,经常被群众称为“贴心人”。
十几年来,郑文建还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爱心档案”,坚持每月走访慰问,一对一帮扶,为辖区用户义务排查内部隐患、处理故障。
多年来,郑文建利用自己专业所长,从未停下助人为乐的脚步。“双联双扶”的路上有他的脚印;向群众宣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知识的宣传会上有他的声音;大到线路、电器设备、电表,小到开关、灯泡、插座、充电器,为邻里乡亲排查用电安全,他从不嫌厌烦,也不知疲倦。
—— 罗源县北山湾农合社社长
于国胤
于国胤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毅然返乡工作。在村担任党务工作者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及时解决村民的烦心事,得到村民和上级领导的称赞和认可。于国胤投入20万元成立农生家庭农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经过四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和发展,并与其他两名返乡大学生一同成立北山湾农合社,流转土地122.4亩,从事稻鱼生态套养种植,吸收村民52人加入合作社,带动村民就业50多人。在农村创业的这几年里,于国胤帮助留守老人修建凉风亭,为他们提供一个乘凉、聊天的好去处。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罗源县晨曦慈善协会一同帮助贫困母亲和留守儿童。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不忘初心 为爱坚守
—— 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徐坪村村民
黄浦花
一个简陋的房间里,床上躺着一位重级瘫痪的男人,全身肌肉萎缩,手脚僵硬,死人般的脸部毫无表情,感觉他还活着,只有深陷在眼窝里偶尔打骨碌的眼珠子和一张微微翕动的嘴巴。他旁边是一位六十几岁的女人,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很多,沧桑的脸上写满了生活艰辛。她张开布满老茧的右手,拿起汤匙子,朝自己左手捧着的碗中舀着半勺子饭,麻利放在他口中。一边看着她丈夫吃饭,一边心平气和地说:"慢慢吃,别噎着"。吃了两口饭后,她又用筷子夹了一些菜让他配着。大约过了半个钟头,她看着手中大半碗饭喂完了,脸上也泛起丝丝的笑容。接着,她用双手挽起丈夫身子给他翻了个身,又给他两只手和两条腿换了个姿势,直到丈夫觉得舒服为止。这样翻身,挪脚一天要做十来次。如果长时间不给卧床的人翻身,挪脚,那么身体会溃烂,手脚会麻木,疼痛。直到今日,她服侍丈夫的日子有四十几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嫌烦,从未言怨,不忘初心,为爱坚守,一生清贫。
一九七六年,十七岁的黄浦花正值花季年华,嫁给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徐坪村下尾自然村的村民谢基缵为妻。当年22岁丈夫也长得眉清目秀,身材高大。夫妻俩情投意合,男耕女织,共同规划美好的将来。婚后半年,她丈夫感到手脚不利索,走路有点跛。于是,夫妻两人到处借债求医,终不得治。第二年,他病情越来越重,全身无力,不能行走,瘫痪在床。于是她就成了家里顶梁柱,山上山下,田里田外,挑水种菜,洗衣做饭,饲养家禽家畜等等。风里来,雨里去,别人有男人家做什幺,她也做什么,每一项事务从不落下,而且还多一项侍候丈夫的,于是她昔日的清秀脸庞不见,手脚也变粗了。望着妻子整天忙忙碌碌身影,他心痛着,绝望着。有一次,他把妻子叫到跟前,噙着泪说“浦花,我们离婚吧,现在我瘫痪了,给不了你幸福,不能拖累你,毁了你人生呀。”说完,他泣不成声,泪水禁不住沿着脸颊流下来。“不,这样话以后别说。我生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我岂能抛弃你,我要撑起这个家。”她边轻轻抚摸丈夫的身子,边安慰着。随着儿女的出生,虽然給家庭注入了活力,增添了笑声。但是她肩上担子更繁重了,家庭开支更大了。她省吃俭用,用一个女人的微薄力量艰难维持这个家。由于过度透支体力,落下很多病根。因此现在年龄大了,就出现了许多疾病。
黄浦花尊老爱幼,婆媳关系和睦。赡养公公婆婆方面,她从不推诿,也不缺席。她婆婆八十九岁去世,在婆婆去世前几年,婆婆患了老年痴呆病,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她不仅供婆婆吃穿,还要看管着。屋漏偏逢连夜雨,婆婆八十八岁那年,不慎跌倒,大腿骨摔断了,也躺在床上。她不嫌脏,不嫌累,洗衣,喂饭,端尿盆,样样不误。更值一提是她的小叔子,跟丈夫患一样的病。她也经常关照他,同丈夫一样地服侍他。
从黄浦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贤惠、孝老、爱亲。她努力经营着自己和睦的小家庭,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大和谐。
- 罗源:新门户 新景致 新幸福(2021-01-25 07:43:54)
- 罗源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2021-01-23 07:29:24)
- 罗源县人大代表李云星: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2021-01-21 09:33:41)
- 罗源与福建师范大学进行校地合作(2021-01-21 08:53:17)
- 黄銮英:罗源“种菇女状元”(2021-01-21 08:24:59)
- 新知青注入新动力!罗源这个驿站不一般……(2021-01-20 10:33:2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