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三明“三聚三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 让爱不缺席

2021-02-18 10:35:58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手记

  加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需家庭、政府、社会共担责任,良性互动,发挥合力。三明“三聚三化”模式纾解了留守儿童遇到的困难,然而,社会关怀的力量并不能完全弥合父母缺位留下的“伤疤”。破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需追本溯源,把减少留守儿童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结合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引导父母在家门口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政策,保障住房、社保、教育等各项福利,让父母有信心把孩子接到身边。

  链接

  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我省共有儿童790万多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4.8万,占儿童总数的6.1‰。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导社会参与,着力构建一道坚固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

  如,厦门市积极培育儿童服务类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保护工作。2019年,全市购买与散居孤儿、困境和留守儿童相关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50个,资金总额1206万元,如思明区“困境青少年计划”项目、湖里区小红帽流动儿童保护项目、翔安区“三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同安区“暖心宅急送”和“以爱为桥、浔梦入厝”项目等,通过专业社工,根据困难和留守儿童的个体需求,开展个案服务,在提升居民自助能力、培育居民参与意识、改善亲子关系、增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莆田市“一网四化”构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评为首批18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之一,是福建省唯一入选项目,也是全国唯一以留守儿童关爱为主题的入选项目。

  泉州市泉港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泉港家园义工协会、泉港区助老志愿服务协会等公益组织合作,开展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走访摸底、慰问关爱系列活动。南安市民政局与南安市尚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常态化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多形式开展“蓝天计划”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项目,建设社区“四点钟学校”。

  相关政策

  201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把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作为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年,我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明确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应当遵循儿童利益优先、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并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2019年,省民政厅、教育厅、公安厅等10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每个村(居)配备1名“儿童主任”,每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备1名“儿童督导员”。提出从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基层队伍建设和社会力量参与三个方面入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形成儿童关爱工作合力,补齐儿童福利服务短板,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2020年,省民政厅、财政厅出台《政府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实施办法》,提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提升基层儿童关爱服务规范化、精准化、专业化水平。

  2020年,我省实施“福蕾行动计划”,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儿童福利保障及关爱服务网络,每个设区市每年开展困境儿童结对帮扶不少于600人,力争到2023年困境儿童结对帮扶达到100%。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