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直播带货入坑记:并没有那么美好 购物需理性

2020-07-17 11:24:24  来源:东南早报
  

  10单里有4单是“冲动” 囤了一年都没开封

  去年7月至今,市民林小姐一共在4位主播的直播间里下了126单,总共花费超过了5万元,购买的商品主要为美妆、美食、日用品。

  “决定是否购买,性价比是首先考虑的因素,比如日常正在用的产品在直播间里限时优惠;其次就是一瞬间的喜欢和冲动。购买10单,起码有4单是冲动消费,很容易买到鸡肋产品,甚至是主播夸大宣传的产品。”

  林小姐告诉记者,在主播的“花言巧语”里,她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只要打开直播间就必下单,家里还有两盒没有开封过的美白牙贴,我之前从来没有用过美白牙贴,买回来已经1年多了,根本没有打开的冲动;牙膏囤了20多管,一年都用不完;从来不用的某品牌护肤品,去年‘618’买的,因为赠品实在太吸引人了,我就没控制住自己;我还在直播间下单过沙发,但是我家的沙发还很新,根本不需要换……”在林小姐家中,有两个大柜子专门囤放她在直播间里购买的日用品和美妆,还有两个柜子放着美食类产品。

  “其实我根本记不清自己在直播间里买过什么,尤其是冲动购买的,总是在收拾柜子时看到才想起,然后看着它们慢慢过期。在直播间里,应该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享受的是抢到货的快乐,而不是真正需要这个商品。在头部主播的直播间里拼手速,抢到限时折扣的商品时总觉得自己赚了,收到货时冷静想一想,自己有点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囤了一堆当下用不上的东西,浪费了不少钱。”

  据中消协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在直播电商购买的大多为服装、日用品、美食、美妆,服装类产品占比超六成。其中,44.1%的受访者认为,在直播间里很容易出现冲动消费,还有39.6%的受访者认为在观看直播时无法真实体验商品。

直播带货入坑记:并没有那么美好 购物需理性

市民在直播间里买的小龙虾发现烟头

  直播时“花言巧语” 到货时“滥竽充数”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开发’新主播。因为头部主播看腻了,直播带货也火起来了,主播越来越多了。没想到,在3个新‘开发’的主播那消费都掉进坑里了。”市民王女士说。

  有一次,王女士无意中刷到了一位泉州主播的直播间。她告诉记者,在这个平台上,自己并不常刷到人气“还算看得过眼”的本地主播,因此觉得是缘分,想要消费一下。“当时买了一套宝宝的袜子。主播一再强调袜子是纯棉的,自己的孩子和侄子都穿这个袜子,而且是限时优惠,我就下单了。没想到收到货后,袜子不仅不是纯棉的,而且棉的含量很低,孩子穿着袜子光脚在家里走路都打滑。后来我又查了价格,日常优惠比直播间里还便宜。”

  “第二次掉坑里,是在一个直播间里购买了真空包装的熟食。主播一直强调日期是最新鲜的,但是发货慢悠悠,到货时已经快要过期了。购买后,我几次催促商家发货,但商家告诉我,收到应该还有一两天才过期,让我快点吃掉就行了。收到货后,我发现食品已经鼓包了,外包装上写着鼓包不能食用,客服却一再说吃了没关系,就是不肯退货。后来,我还在包装里发现了烟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直播间里的价格比较优惠,商家的售后也跟着打折了。”王女士说。

  “第三次掉坑,是商品假折扣。有一次我看到一位美女主播在卖国产知名品牌的防晒霜,这个牌子本来就不贵,但是口碑很好。虽然我并不了解这款商品平时的价格,但在直播间里看到时觉得很便宜就买了。没想到,后来无意中点到了这款商品的链接,发现商家平时不做活动就卖这个价。后来我自己总结出来了,少数头部主播在谈大部分品牌时才能够拿到真正的优惠价,小主播在知名品牌面前并没有谈判的资格,自然也拿不到真正的低价。”

  王小姐说,在直播间购买的东西出现货不对版的情况时维权并不容易。“比如,主播在直播间里说袜子是纯棉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将这句话录屏,商品链接里也没有关于‘纯棉’的描述,想要维权,证据在哪呢?”

  一位从事多年电商行业的市民小郑告诉记者,直播间里同样存在大数据等人气造假、评论造假、商品信息造假的行为。“发现这种情况,除了相关部门、平台加强监管,消费者们也可以举报。这个行业刚刚火起来,鱼龙混杂的情况很正常。”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