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超400万 供给不足困境如何破解

2019-05-12 10:2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待遇低仍是“硬伤”?

  长期以来,护士收入待遇低、编外护士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一直是业内受诟病的一个现象。

  2017年,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护士关爱计划、护联网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76.5%的护士月收入低于5000元,仅有4.5%的护士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

  此外,对已离职护士的调查显示,有48.8%的护士因为收入低而选择离职。

  “如何增加护士的职业荣誉感、职业认同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这一职业,这也是护理遇到的难点之一。”焦雅辉认为,有些医疗机构出现的年轻护士离职问题,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中,劳动价值能不能得到体现,待遇和付出是不是相匹配,是重要影响因素。

  记者注意到,从政策层面,国家也在强调要保障护士的福利待遇。

  《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

  此外,《意见》还强调,要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基层护士倾斜,调动基层护士队伍积极性。

  焦雅辉也表态称,护理服务价格的调整也会纳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医改大局当中,也是逐步调整和完善的过程。随着药品价格和耗材价格改革的到位,腾笼换鸟,对于真正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将来会逐渐达到科学的水平。

  提高资源利用率:“网约护士”悄然走来

  一方面护理工作面临人力供给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等与护理领域的深度融合,智慧护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国家层面政策的出台,也被外界称为“网约护士”的官方版。

  根据方案,“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

  此外,开展试点的机构必须是确定取得资质并已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

  “互联网+护理服务”重点是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试点医疗机构在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前对申请者进行首诊。

  对此,国家卫健委日前也表示,“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把现有的护理服务在总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的方式来提高有限的护理服务资源的利用率,盘活有限的存量。希望通过试点各地能够总结出好的经验,将来形成适合全国推广的政策。(完)

【责任编辑:陈玲云】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