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融合 共创未来
“台湾亲友接待处”
今年31岁的李宗颖,原本在台湾一家海运公司工作,一年中有9个月在船上。结婚后,他和妻子庄雅智来到大陆发展。
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跑船”的经历,拉近了李宗颖与大陆的距离。提及大陆沿海城市和港口,他如数家珍:厦门、上海、青岛、宁波、天津……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次他所在的船只要在宁波检修一个月。他约上庄雅智一起到宁波市区转转,一时间竟然惊呆了:“哇哦,这地方怎么比台北还繁华!”后来,他有机会来到上海,领略了外滩夜景,又是“哇哦”一声忍不住惊叹。
2018年8月,在“闽台家园”的鼓励下,李宗颖携妻带子来到福州,担任台湾优达教育咨询营销总监,负责托管班营运工作。“现在我们的师资培育已经完成,生源也找到了。这个学期招收了三十多位学生,大家很喜欢台湾的特色托管服务。”他说。
“这里发展空间比较大”,妻子庄雅智在台湾从事珠宝鉴定和珠宝设计工作,到福州后她也开始规划自己的事业。“未来的事业正在招手”,庄雅智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做一部分私人珠宝订制,我也开始尝试开设一些课程,分享珠宝鉴定知识。”
如今,李宗颖一家三口在福州生活得其乐融融。他调侃妻子是“菜市场之花”:“她带孩子去买菜,菜市场大妈都会多送她橘子。”
不久前,庄雅智的父母来到大陆,一家人去江西婺源看了油菜花,爸爸还特地提出想到祖籍地福建泉州看看。爸爸七十多岁,到过大陆三十多个城市,但多是跟着旅行团,并没有真正体验过当地生活。这次,庄雅智为他申办了大陆的银行卡、电话卡,还教他学会了手机移动支付。“实地体验后,爸爸放心了,感叹我们在大陆过得比他们还舒适。”她说。
如今,夫妻俩在福州的家,俨然成了“台湾亲友接待处”。去年,先是庄雅智的两个姐姐和亲家来了,后来姐姐的女儿、女婿来了,现在爸妈来了,过一阵子哥哥正上大学的孩子也要来参加两岸交流活动。“过几年,我们的孩子也要在这里读书上学。”庄雅智这样说。
“90后”小伙的“未来感”
骆秉熙暑假期间到福州三坊七巷实习,先期到达的台湾伙伴正想教他怎么使用大陆手机软件。没想到他一句“我刚用手机APP叫了外卖”,一下子把伙伴们震住了。
本科在台湾读历史的骆秉熙,在兰州大学做过交换生,由此对敦煌学和藏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又进入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学习。暑假时,他申请了福州的实习机会。
对于福建,生于1993年的骆秉熙很有亲切感。1949年,爷爷三兄弟分批次从福建惠安去到台湾,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我是学历史的,喜欢往前追溯”,骆秉熙留心记住了爷爷告诉他的家族史:老家什么样,兄弟几个怎么样,后来又如何到了台湾。
90岁的爷爷过世后,骆秉熙萌生了一个念头:带爷爷回家。
2017年12月,他带着奶奶、爸爸,捧着爷爷火化后的一小块骨头,回到惠安老家扫墓。“小时候,我在台湾上乡土语言课程,总觉得自己的口音和其他小朋友有点不同。回到老家,听到亲戚们讲话,第一次体验到一模一样的乡音,感到发自心底的亲切。”
如今,作为“闽台家园”多媒体部专员,骆秉熙的生活很充实:“除了多媒体事务,报账、修水电等工作也都要做,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告诉记者,台湾的文创产业比较成熟,但目标群体越来越萎缩。而大陆民众的精神层面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创产业无疑是朝阳产业。选择大陆,骆秉熙很坚定:“我们这个年纪不怕失败,应该趁年轻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更多可能性。”
每次回到台湾,他最不愿面对的是从没来过大陆却在心里暗自害怕大陆的年轻人。“人往往会害怕未知事物,这可以理解。但年轻人应该尝试着进入和了解,不带任何偏见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骆秉熙最要好的一位朋友,在台湾一家电子公司上班。每次回台湾,他都免不了要听朋友抱怨公司和老板。可是一提起让朋友考虑到大陆工作,对方却总是说“没想好”。最近,骆秉熙突然接到这位朋友的电话,询问他移动支付怎么用,原来朋友已被派到深圳工作了。
骆秉熙的另一位好友,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都会外派到江苏昆山。“如今,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跟我一样,与大陆发生了紧密联系”,他笑着说,“我的女朋友也已经辞去台湾的工作,来到福州与我一起打拼。”
骆秉熙的妹妹今年才上高一,做哥哥的他已经开始帮忙谋划“以后怎么申请大陆学校的科系”。“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未来找出路,大陆就是我们的出路。”他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