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背景 敏锐“挖掘”数据
——访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分区(西安)决赛冠军福州大学赛队
专业背景深厚
数据“挖掘”敏锐
“随着互联网与多领域的结合,海量数据产生成为必然。在工业方面,相较于过去依靠物理模型,借助设备运行的真实数据建模为更精细的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黄宇星告诉记者。
然而,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找出规律,实现数据中的“富矿”开采?本次赛题中,赛队的“挖掘”正是基于机械背景出身所带来的数据敏感。
据介绍,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前身为机械工程系,是1958年福大建校时最早设置的5个系之一,深厚的机械化专业底蕴为此次参赛队员们提供了充足底气。
“相较于其他只具备编程能力的团队,机械工程专业出身的我们更能读懂数据的‘物理意义’,通过数据了解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对于数据处理的预判也更为敏锐。”在黄宇星看来,数据和特征决定了机器学习的上限,如果缺乏对数据的理解,建模也将缺少依据。
依靠专业背景优势,团队成员们此次设计的模型可解释性强,尤其适用于指导实际工业生产。“我们的算法能精确定位到故障的具体零件,方便工程人员快速排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黄宇星说。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科研锻炼储备知识
解决行业发展中实际存在的痛点、难点,是此次大赛赛题的特色。相应地,在解题过程中对可落地性的充足考量,则成为此次赛队取胜的关键。“我们在比赛过程中充分考虑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是源自我们之前的参赛经历,一方面也离不开我们平时科研、课题训练。”队员们介绍。
福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团委书记林成金告诉记者,学院内的老师们在执教前通常有到工厂、企业等行业内锻炼的经历,了解行业发展的实际所需,因而在执教过程中也更具有针对性。
“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选定教学内容,平时的科研锻炼也为学生们解题提供了丰富知识储备。”赛队成员导师、福大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教授王伟说。在此次比赛中,王伟帮助赛队成员把控模型的可解释度,并提供理论辅导、指引解题方向,为队员们取得出色成绩提供有力支持。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