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关联产业配套协作
泉州晋江国际陆地港,装载集装箱的火车忙碌进出,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此集散。以这个全国第二大内陆港为依托,泉州陆续与省内其他外贸集装箱海港码头建立物流信息联网共享,与福州、厦门、泉州、广州、上海等多个国际空港口岸实现无缝衔接。
立体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畅通了“海陆空铁邮”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加速了区域间物流、人流、资金流的往来。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将港口建设作为引领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的突破口,推动更多产业大项目落地。
省人大代表、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刘用辉建议,加快提升物流通道运输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闽东北协同发展区要着手启动福建沿海货运铁路项目建设,彻底改变福州港江阴港区等重点港区只能利用客运专线深夜“窗口时间”集疏运的尴尬境地;推动宁德上汽集团生产基地铁路专用线、宁德漳湾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疏港通道项目建设,推动陆地港的建设,吸引转运货物回流,实现陆海统筹,有效带动协作区腹地经济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也应加大区域协作。”省人大代表、福汽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心文表示,目前省内相关企业在协同合作上还有提高的空间,要梳理区域产业的情况,联合针对省内缺乏的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同时,在体制机制上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推动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南三龙铁路开通运营,全省快速铁路实现环线贯通,主要城市形成“一体化”生活圈,为产业分工协作、区域协同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山区不缺旅游资源,缺的是旅游顶层设计、资金以及人才,可通过山海合作协同发展,引进沿海优秀人才,携手共赢。”省政协委员、三明市工商联副主席陈登辉认为,三明要主动参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规划,找准协同发展的重点区域、关键领域,特别是加强与厦门、泉州等地的联动,在产业发展上全面跟进、全面对接、全面升级。
福州、三明、南平和宁德四市在生态保护共同推进的过程中,还应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共同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
省人大代表、屏南县古峰镇佳洋社区居委会主任陆盛彪认为,加快推进我省全域旅游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是保障。要以整合社会经济和民生需求的方方面面为要素,形成统筹机制和发展合力。要突破各种思想障碍,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促进旅游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公共资源共建共享
福州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的福建“闽东北儿科联盟”,76家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远程医疗、技术交流、科室管理、双向转诊、精准康复等领域进行深层合作,该联盟已接收2000名危重患儿,培训讲座60场,危重病例查房150余次。
在省人大代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王少元看来,当前,我省高端医疗设备、人才主要集中在福州和厦门,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有利于改变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状况。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和文体资源共享,推进社会保障、城市治理、人口管理等公共管理事务一体化,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
省人大代表、将乐县县长温毅建议,要加快补齐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短板,由省里统一部署建立互联互通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将医院、医保、社保、养老、教育、人口、保险等各个方面都升级纳入平台并联网,形成省级医疗健康数据最强“大脑”。
省政协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晖提出,要完善生态链,推动环境共建共担。一是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共担意识。推动各地区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治。二是加快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全面启动两大协同发展区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加快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明确各个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三是不断拓展生态环境合作领域。推动签订生态环境合作协议,建立闽东北、闽西南内部的环境长期合作机制,加强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记者 王永珍 林霞)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