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举报前董事长 称其指使他人造谣"现董事长被查"
郑俊怀为什么接连破坏伊利?旧案处理不彻底、索要非法资产未得逞
简言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当年郑俊怀及其背后保护伞合谋拟侵吞国有资产,将大量伊利资产变相转移出去;尚未落实到他们名下时东窗事发,郑俊怀等人被抓;背后保护伞四处活动,人为抹掉郑俊怀挪用2.4亿巨额公款及诸多涉嫌重大经济违法犯罪线索,而是选择了涉案金额较小的1650万予以6年有期徒刑的轻判;又人为操控假减刑,把郑俊怀的刑期减到3年半,就是这3年半的刑期里,郑俊怀跟入住宾馆一般可自由出入,随便回家;出狱后起诉呼和浩特市政府索要非法资产,多次败诉转而施压伊利要求配合将非法转移出去的资产落实到他们名下;因为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犯罪,伊利坚决予以拒绝……至此,他们便开始疯狂打击报复,长期造谣、诋毁、迫害伊利及管理层。
众所周知,2004年,时任董事长郑俊怀等人违法挪用公款、购买国债造成巨额亏损、家属持有公司巨额股份的丑闻败露,俞伯伟、王斌和郭晓川三位独立董事履行职责向郑俊怀等人发起质询,郑俊怀不但不依法履行上市公司规定,反而为了掩盖罪行,强行召开不合规定的临时董事会罢免了俞伯伟,独立董事王斌也愤而离职,引发了当年沸沸扬扬的“独董风波”。
据《新京报》披露,就在“独董风波”爆发后几日内,郑俊怀女儿郑海燕等高管亲属,闪电将借华商世贸间接持有的逾844万股(近亿元)伊利股份,转让给了几位根本无力出资、家境普通的工薪阶层。
然而,终究纸包不住火,郑俊怀挪用巨额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在中国证监会两个月的调查后彻底败露。同年12月,郑俊怀等5名高管因涉嫌挪用巨额公款用于个人营利被刑事拘留。2007年,负责该案件的内蒙古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侦查处处长贾岐忠曾向新华社记者披露:“针对此案涉案金额大、人员多、地区广,资金往来复杂等情况,我们又兵分多路,先后赴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浙江、安徽、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吉林、辽宁等14个省市开展工作,调查询问相关人员300余人次,提取各类证据10万余份。经过检察人员近五个月的努力,迅速获取、固定了主要的和关键的证据,形成案卷78册。”后经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查实、证据链完整、当事人供认不讳、随时可以提起公诉的,是郑俊怀挪用2.4亿元公款的犯罪事实。
这一涉案数额在当年足以让郑俊怀在监狱度过余生。然而,在强大保护伞的操控下,人为抹掉了郑俊怀挪用2.4亿巨额公款及诸多涉嫌重大经济违法犯罪线索,只选择了涉案金额比较小的一项罪名进行了公开审判,并象征性地作出了6年有期徒刑的从轻判决。
对此判决结果,当年就有媒体提出质疑;今年,原伊利独立董事王斌提起此次判决再次质疑,“就金额而言,判决结果和他当时应该承担的责任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
然而,即便如此轻判的6年,在保护伞运作下又被人为操控做了假减刑,减掉2年半,剩下的3年半郑俊怀竟然如住宾馆一般,随时可以回家。
正是因为检察机关对郑俊怀旧案的处理不彻底和包庇,正是因为强大保护伞人为抹掉郑俊怀挪用2.4亿巨额公款及诸多涉嫌重大经济违法犯罪线索,并运作假减刑,才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给伊利留下了无穷祸患,贻害至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