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何有如此之魅力?
研讨会发言摘登
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平“语”来自人民 近人人民爱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还有和人民群众的交谈,都体现出极具个性的语言风格。他的话既有理论蕴藉,又有现实针对;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又善用民间语汇,深入浅出;既娓娓道来、平实晓畅,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大家想听、爱听、愿听,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忘不了,让人觉得过瘾、解渴、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让人入耳、入脑、入心、入神。而《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个节目,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把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以富有魅力的风格呈现出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就像一场思想的盛宴,在这里,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悠久的精神追求,更能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音。
平“语”,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是武装全党、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平“语”,是平实晓畅的语言,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是引领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谆谆教导和暖心嘱托。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更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
平“语”,来自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出发的原点,是立党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有讲话、文章、访谈,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的地位和力量。从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到《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清代学者所说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讲述了什么是为民、为什么为民、怎样为民的治国理政要道,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论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古代仁政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平“语”,来自对百姓的深切了解,与人民的同声共气、心心相印。正是由于始终站在中国大地上,始终在人民中间,始终投身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他才能够对人民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求有深刻的了解。无论是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的弘扬,还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实践,都能看出总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为人民办实事的真挚情怀。
近人的领袖,人民才爱戴。年轻时的习近平在老乡那儿,得到了一个评价:好后生。一个好字,多么简单,又多么不简单。正如节目的主持人和嘉宾所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最朴实的,只要你真心真意地为百姓做事,就能够得到百姓最高的评价。而有的时候这个最高评价,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好!但要得到这个最高评价,又非常的不容易。”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给我们的新闻工作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我们要与党和人民共呼吸,与时代同声共气;我们要用新的传播手段、传播途径,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一直以来,光明日报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不遗余力,作出了不少尝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努力,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守正创新,平实平稳,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主任、主持人康辉:建构新型话语体系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体现了对建构新型话语体系的率先垂范,而《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可以说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的一个视觉化、影像化版本。在文本著作的基础上,《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在以下三个关系上体现了更进一步的处理和表达。
首先是大和小的关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应从大处构思,体现宏观思维,同时还要贯穿到日常生活各个环节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让老百姓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就做到了通过讲述小故事来阐明大道理。
其次是古与今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名句、典故,正是古为今用的典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依旧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其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因此才能实现古为今用,常用常新。节目中所讲的道理,在当代依然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典籍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还可能挖掘出之前被忽略的新内涵。
最后是理与情的关系。讲大道理容易使人有距离感,只有寻找到人们情感中的共鸣之处,才能使思想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的众多论述体现出深沉的为国为民情怀。节目通过展示具有情感冲击力的细节,吸引人们自觉加强对理论的学习,这也是节目在策划之初想要达到的目的。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一档理论宣传节目,同时也是一档文化节目。文化有着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的持续性力量,文化自信的建立更需要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努力。媒体应当为这类节目开拓空间,提供更多具有文化含量与文化意义的产品和内容,做出大家需要的“文化必需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在今天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地将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相结合,就必然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为了让更多的青年人认同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体需要在年轻人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搭建桥梁,需要接地气、改文风,也要把握好宣传的通俗程度。《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让观众在通过节目学习优秀传统思想的同时,感受到中华语言之美。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