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誓拔“穷根”奔小康

2018-09-20 11:08:23  来源:福建日报
  

  一个都不能掉队

  我省现有老区县70个。没有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我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措施,不让一个老区掉队。

  记者来到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丁屋岭,和一家杂货店老板丁瑞先聊起来。他说,自己是本村人,种了大概860亩油茶和360亩脐橙。去年,他注册了扁担山养殖公司和启晨种养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到社里打工赚钱。

  “很香吧?”他边说边打开一桶茶油,倒了一瓶盖茶油让记者闻,“这几年我们村搞起旅游,我的山茶油好卖多了,去年就卖了8万多元。”

  丁屋岭坐落在海拔近700米的山坳中,和青山绿水和谐构成一片原始村落风貌。该村已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正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村党支部书记丁强强说:“我们这里是一块红土地,不但完好保留了各种老建筑,还保存了扎花灯、酿酒、竹编、制茶、榨油等传统工艺,被誉为客家山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吸引大批画家、摄影家和学习绘画的学生来采风。”

  古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来,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编制丁黄村保护发展规划;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将通往山寨的部分公路扩建成6米宽水泥路面,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建立垃圾焚烧池和5座卫生公厕,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这些年,我们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实行‘景区平台+合作社+农家乐+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吸纳村民入社。去年,景区接待游客约1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约70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16户贫困户脱贫。”丁强强说。

  少数民族散居是我省一大特色。全省有19个民族乡、567个民族村,少数民族总人口79.69万人。他们多数处于偏僻山区,发展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为了尽快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脱贫,我省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把挂钩帮扶从民族乡延伸到民族村,实现567个民族村挂钩帮扶全覆盖;坚持整村推进,先后有56个民族贫困村被列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500元的少数民族村纳入全省第四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范围,每年支持每村20万元。加快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助学制度,并提高补助标准,初中生每年补助1000元,高中生每年补助1600元……

  记者近日来到福州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只见一座座乌瓦白墙的畲家民居掩映在绿树和花丛中,畲乡风情扑面而来。

  福湖村全村人口约700人,近95%是畲族,已有500多年历史。“我小时候上学,村里只有一条泥泞小路,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现在村里有了水泥路,路好走多了。”福湖村村支书雷夏宾说。2013年以来,政府在福湖村投入1000多万元,完善路网建设,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和自来水接户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他介绍,福湖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百亩板栗园、450亩生态蔬菜基地、千亩毛竹丰产示范园等生态农业项目。近年来,村民和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所有贫困户均已脱贫。

  福湖村是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关方面集中力量打造福湖畲族民俗文化村、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修建了民俗博物馆、畲家公园、景观湖和村口广场,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现在,村民办起民宿、农家乐,卖竹笋、土鸡等土特产。一到周末,这里游客云集。

福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誓拔“穷根”奔小康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