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迎风逐梦——记宁德市帆船教练王苏鸿

2018-09-12 10:27:02  来源:福建日报
  

  建队,从零开始

  为了备战省运会,宁德市决定在福鼎帆船帆板基地的基础上,让王苏鸿带队再成立一个帆船基地,经过了大半年的考察,最终确定了选址霞浦高罗沙滩,这才正式开始着手组队。

  由于帆船帆板只是单项目训练基地,无法像少体校一样实行集中式管理,王苏鸿只能就近选拔学员,“这样才能让孩子不把学习落下。”王苏鸿说。高罗沙滩所在的霞浦长春镇的孩子们,便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力军。经过一个多月的选拔,王苏鸿拉起了45名小队员组成的训练队伍。

  王苏鸿清楚地记得,2015年9月12日,高罗帆船基地正式成立。由于队伍刚组建,还没有自己的训练基地,王苏鸿只好带领队员们到离高罗沙滩不远的一个鲍鱼养殖场组建临时训练场所。条件异常艰苦,既没经费、也无场所,人手、材料更是短缺。队伍中最小的孩子只有八岁,最大的也才十二三岁,王苏鸿可谓是又当爹又当妈。

  “帆船航行靠的是风,同样的场地里风力时刻都在变化,可以说是一项‘见风使舵’的运动。”王苏鸿告诉记者,帆船运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与身体素质,在赛场上学会把握时机、讲究策略也非常重要,这对运动员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最初招进队里的孩子们大多数是一张白纸,王苏鸿夫妇便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一点一滴地耐心教授给他们。

  2016年1月1日,高罗海滨度假村改造成为高罗帆船训练基地,王苏鸿和队员们真正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帆船基地负责队员们的吃住行和训练。早上队员们就近前往长春镇中心小学和中学上课,中午回到基地吃过饭简单休息后便进行训练。

  在王苏鸿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正茁壮成长。

  梦想,伴海启航

  帆船基地到岸边的距离,退潮时有四五百米,涨潮时也有一百多米,拖着船到岸边可是个体力活。年幼的潘孝凯来自高罗村,每天中午,他与众多队员一起,用瘦弱的肩膀拉着40公斤左右的帆船及配件前往海边练习。除了大风大雨,一天不断。

  每年的10月至来年2月,高罗沙滩的风浪会变得大而凶猛,不适合帆船项目的训练,队员们要转场到漳州东山训练基地进行集训。最麻烦的是,到了东山,队员们只能租住在距离基地一两公里外的地方,每天拖船到基地更是对队员的一大考验。艰苦的训练过程并没有让队员望而却步,两年的集训,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克服重重困难之后迎来的是收获的喜悦。“以赛促练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之一,既能锻炼水平,还能提高应赛的精神素质。”王苏鸿说。帆船基地成立后几个月,王苏鸿便带着7人队伍参加省运会锦标赛,首次征战便拿了女子团体第三名的成绩,这让王苏鸿和队员家长喜悦不已;2016年,王苏鸿带领9人参加省锦标赛,同样获得女子团体第三名;在2017年4月举行的安徽巢湖OP全国帆船锦标赛上,队员们的成绩有了重大突破,7人参赛队伍中,12岁的肖湘湘获得女子乙组第三名,10岁的雷雯茜获得女子丙组第二名,10岁的陈淑馨获女子丙组第三名。

  2017年7月,在省锦标赛的舞台上,这支队伍大放异彩,获得4块个人金牌,2块队赛金牌,以及男子、女子团队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10月,在四川西昌举行的全国OP帆船冠军赛,肖湘湘获得女子乙组第二名,郭烨斌获得男子乙组第四名,陈淑馨获得女子丙组第二名,欧宏滨获男子丙组第一名。

  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这支队伍开始崭露头角,取得了许多骄人成绩。

  如今,队员们慢慢成熟了,王苏鸿打算把拔尖的苗子往省队输送,让他们去更高的舞台展现自己。同时,王苏鸿也希望高罗帆船基地能够完善起来,真正组建成专业化队伍,培养出更多出色的运动员,让帆船项目成为宁德市乃至福建省的竞技体育拳头项目。

  (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郑力炜 陈清)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