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初全线通车 厦门环岛路要“环”起来了
动工
重要工程高标准高起点规划
环岛路是配合厦门东部开发,根据城市道路总体规划要求而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工程。
1992年7月,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与大小金门岛、大担、小担等岛屿隔海相望的厦门岛东部,以“临海见海”的规划总思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环岛路,将湖里山炮台、白石炮台、香山等历史遗迹及黄厝、白城等沙滩通过道路连接,形成具有滨海特色的道路风景旅游点。
1994年5月,路桥集团动工建设环岛路白城至黄厝段,这是环岛路最早动工的路段之一。不少老厦门人仍清楚地记得,在未建环岛路之前,当时黄厝这一带是一条很窄的战备路,白城―黄厝段通车后,这一情况得到彻底改变。
一张俯瞰环岛路的照片,成为代表厦门形象的“最热”图片,这张照片展现的就是环岛路的黄厝段。在海浪、沙滩、绿树、山丘的衬托下,环岛路延展出如五线谱般的律动,白色的灯杆点缀其中,更似跳跃的音符。
建设
攻坚克难实现施工重大突破
今年5月31日,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暗挖隧道顺利贯通。按照计划,明年初,该路段将实现通车。路桥集团介绍说,该路段是环岛路最后一段,建成后,将把地图上的倒C形环岛路的“缺口”补上,变成一个完整的O形。
虽然这段“缺口”长度不到3公里,但其施工难度却非同一般――它的贯通,是我国在浅埋暗挖下穿多股铁路高风险城市隧道施工中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隧道在1千米长度范围内需要依次下穿鹰厦铁路动车线、轨道一号线、城市主干道嘉禾路、岛内供水引水渠、供水管、地面密集楼群及鹰厦铁路13条铁路线。最小覆土厚度仅为6.5米,地质围岩差,地下水丰富,“与山岭隧道相比,难度翻番”,路桥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应对复杂的地质情况,工程采用了CRD法,即把一个断面分成4个,开挖的每一步都各自封闭成环,“工程难度大,每天只能挖50厘米左右”。
在富水软弱围岩、下穿引水渠、下穿铁路等方面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历时约1000天,最终,该路段安全顺利贯通。
在过去多年的建设过程中,环岛路还创造了诸多技术方面的突破,包括建成国内第一条彩色道路;采用低桥位设计方案,建成世界上离海平面最低的桥――演武大桥等等。
特色
临海见海把最美沙滩留给百姓
大海是厦门的灵魂,数百年来,这座城市的生命轨迹是“先有海、后有港、再有市”。
路桥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环岛路开建时,市委、市政府就秉持一个理念:“临海见海,把最美的沙滩留给百姓。”
十多年间,伴随着特区经济的腾飞,环岛路不断延伸。白城―黄厝段之后,黄厝―前埔、演武路―白城、海军码头―演武路、会展中心―香山、香山―五通……环岛路建设分段进行,一段段路,紧邻厦门美丽的海岸线,依次铺开。
临海而建、依山就势,沿着环岛路,绿化带、沙滩、岛礁、海景一览无余,小金门、大担、二担、槟榔屿等岛屿星罗棋布,尽收眼底,充分展示亚热带滨海风情。
“按照当时的规划设计方案,环岛路各个路段的风格各异”,路桥集团有关负责人这样介绍道。集团不断精益求精,最终打造出无与伦比的效果,以环岛路黄金路段――演武大桥路段为例,其对面就是鼓浪屿,是厦门滨海最美的出海口。如果建一座高桥,势必把视线挡住。当时演武大桥的规划方案前前后后做了四个,桥面一降再降,于是有了今天这座世界上离海平面最近的桥。
以“人、自然、生态”的理念构架景致,环岛路两侧的景致像是一颗颗珍珠,连成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98”金钥匙段、书法广场段、“一国两制”段、香山游艇段、观音山商务区段、五缘大桥段……夜幕降临时,环岛路上灯火通明,把最美沙滩留给百姓的同时,也向对岸的台湾同胞展现了祖国的美好形象。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