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霍童古镇“纯手工”水利工程 灌溉万亩良田1400年

2018-07-04 10:5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盛夏的闽东,骄阳似火,万亩农田,青山相映,一派生机勃勃。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的霍童古镇,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水渠依然在流淌着,涓涓细流灌溉着霍童大地。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0日晚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灌溉排水委员会执行大会上,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黄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让这个千年水利工程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日前,记者来到霍童,实地探访这一伟大的灌溉工程。

  【解说】位于宁德霍童镇境内的“黄鞠灌溉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

  【解说】行走于龙腰山脚下,田边的沟渠里,自霍童溪引来的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山下的溪流经由这条水渠的引导,绕过了山梁,灌溉了山脚下的数千亩的土地。让记者惊叹的是,在1400多年后的今天,这条水渠依然发挥着作用,造福着这里的百姓。

  【解说】据史料记载,1400年前,身为隋朝谏议大夫的黄鞠,目睹了隋炀帝的荒淫无道、奸佞当权,于是萌生了退隐田园的想法。他带领家眷悄悄离开京城,一路向南寻来,到达霍童,这里山色清幽,河谷秀美,黄鞠决定在此开基立业。在古代,耕读传家,农业生产是根本,虽然霍童溪南岸的土地适宜耕种,但因山峦阻挡,咫尺相隔的溪水无法直接引入灌溉,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出更好的耕种条件,黄鞠决定挖断龙腰山,在山间凿出一条水渠。抱着“不要世代官贵,只要万家香火”的信念。黄鞠开始了凿渠引水的工程。但是,黄鞠也没有想到,工程难度远远超过了他最初的设想。

  【同期】宁德市霍童镇石桥村黄氏理事会 会长 黄忠

  在当时的话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这里看去的都是花岗石,非常结实,又没有什么现代有些工具,那时候主要是靠简陋的工具来。所以说他用什么方法呢,当时他就是以中原那边,他也是一个水利专家,火给它这个岩壁烧到非常热的时候,然后用水泼上去,那个无形中间这个石头它就裂开,然后简单工具的话,铁锹的话慢慢一个一个削出来,所以说这个水渠呢在当时的年代隋朝开凿这个是非常不简单的。

  【解说】由于工程之艰巨,黄鞠率乡众花费了八九年时间,“龙腰”才被拦腰截断,凿出了一条一米宽、好几米深的水渠来。为了开辟更多的耕地,黄鞠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大山的山腹中,凿出一条长达几百米的隧洞,引水灌溉霍童溪北岸的土地。在那个即缺乏爆破材料和设备,更无现代测量仪器的情况下,黄氏先人用火烧水浇的原理开凿引水隧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几年的光阴过去了,黄鞠带领着霍童人,硬是在山腹中凿出了一条总长达700多米的隧洞。

  【同期】宁德市霍童镇石桥村黄氏理事会 会长 黄忠

  我们霍童这一大片,大概有万亩良田啊都是靠这个水利来灌溉的,从隋朝到现在都在使用这个水利,所以说保护这个水利工程是非常重要,现在都在发挥作用,所以说不要把这个水利破坏掉。

  【解说】时至今日,龙腰水渠依然保存完好。龙腰水渠的修成,让贫瘠的土地成为良田,霍童也因此人丁兴旺起来。如今,在黄鞠的故居旁,当地民众还建成了一座姑婆宫,纪念于黄鞠的两个女儿。

  【同期】宁德市霍童镇石桥村黄氏理事会 会长 黄忠

  黄鞠有两个女儿,当时的话随着她的父亲建水利修水利,修水利因为这个水利很艰难,修了很长的时间,原先的待嫁时间就耽误掉了,耽误掉了就变成后来就没办法再出嫁,从姑娘就变成姑婆,我们后裔为了纪念她这个丰功伟绩,所以把她们两位建了一个姑婆宫。

  【解说】黄鞠凭借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韧,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凿穿大山,引来了浇灌万亩良田之水,也让霍童成为闽东繁华的商业重镇;他所彰显的柔韧刚强的精神也正代代传承。

  (记者 吴晟炜 福建宁德报道)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