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多数人曾遭大数据“杀熟” 为何能“看人下菜”?

2018-06-13 11:17:53  来源:新华日报
  

  网络平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悄无声息地侵蚀“消费者剩余”——

  “最懂我的人,伤我最深!”

  人们不禁疑问:大数据,为何能“看人下菜”?

  “大数据分析能力之强,有时候可能超出普通人的想象。甚至一两次简单的上网经历,可以推断你的年龄、职业、爱好等。”从事消防网络工程的王胜国,是个萨克斯爱好者,他仅有两次在网上浏览萨克斯产品的经历:“现在一打开手机,会自动跳出相应的产品和价格。好像对方是我熟悉多年的朋友。”

  “大数据对人的分析,是全面的,不仅仅是上网购物的记录。”来自南京的数据专家陈建明举例,现在很多软件后台内置位置数据功能,通过记录用户的住址、常去的消费场所等地理信息,判断其消费能力,使得“用户画像”更为精准。哪怕是一个手电筒APP,在安装时也需要用户同意包括读取位置信息、通讯录在内的几十项权限授权。某互联网巨头企业的首席科学家曾坦承,大公司的产品常常不是为了收入而做,而是为了用户的数据而做,在某一个产品上收集的数据,会用于在另一个产品上获利。

  经济学角度来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成本大为降低,应该增加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福利,产生“消费者剩余”。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孙亚程认为, 网络平台正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悄无声息地侵蚀“消费者剩余”。

  人工智能通过给海量数据的梳理,让现代企业具备无限提升效率和精准服务的可能。但是,现在的网络平台,却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精准靶向营销,不同用户不同定价,特别是一些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人群,溢价提供服务,从而出现了越是老用户价格越高的怪象。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最懂我的人伤害”。

  数字经济的问题,背后是技术伦理的准备不足;广泛共享的大数据,需要健康平衡的数字化生态——

  数字权力,要避免“技术的贪欲”

  很显然,大数据“杀熟”,罪不在大数据。技术是中性的,大数据技术的更加广泛应用,是数字化社会的大势所趋。但是,因为算法的“黑盒”属性,用户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存在“信息鸿沟”,消费者处于弱势。

  大数据为世界打开了无限可能,更会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重要影响。拥有大数据的同时,应该反思大数据的各种不同用法的潜在成本和收益。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企业“杀熟”,降低顾客忠诚度,对互联网电商行业有负面影响,有必要消除社会公众对大数据是否被滥用的顾虑。

  公众当然需要自我保护,包括货比三家、谨慎APP授权,等等。技术上也可探索。比如,有专家提出,利用新兴的区块链技术改变数据存储的方式。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每个用户都能作为单个节点存储数据。这样就能够极大地避免数据被篡改以及滥用,从而避免数据泄露以及被杀熟的可能。

  尤其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需要数字社会的技术伦理,不能让数据规则落后于数字化的生活现实。当数字经济的发展遇到问题,市场自身无法调整解决,需要尽快完善数据保护方面的立法。

  2016年4月27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法律条例,2018年5月25日生效。 它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存储使用,规定更高的透明度与管控。根据这项“史上最严的隐私条例”,违规最高罚金可达公司全球总收益的4%或2000万欧元。

  大数据是 “双刃剑”,要想用好,离不开政府的管控。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适用价格歧视的法律主要有价格法和反垄断法。这两部法律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时代商业,不够匹配。互联网行业很多头部企业,也具有天然垄断性。显然,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有理由拿出新举措,完善监管方式,并推动形成相应的制度建设。

  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面向万物互联,大数据的深度利用与广泛共享无法扭转。打造一个健康平衡的数字化生态,路虽长,但不能坐等。期待在最快的将来,我们能听到:“大数据,最懂我的人,爱我最深!”(记者 郑焱)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