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新时代改革纪实:牢记使命 勇立潮头
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
改革红利普惠民生
历经4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面积仅1699平方公里的厦门,人口已达400万,本岛人口密度甚至超过香港、新加坡。
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厦门拥有如此巨大的吸附力?答案是这座城市改革开放不断释放的民生红利,是这座城市带给人厚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些年来,厦门在社区治理、住房保障、分级诊疗、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民生领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为全国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可复制推广的“厦门经验”。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敢于较真碰硬,勇于破难题、闯难关。
去年8月,市委召开十二届五次全会,就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到2020年,住房、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主要指标总体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人类发展指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字字千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006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被誉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厦门蓝本”,在全国推广。
当前,厦门在集美岩内、海沧马銮湾、同安祥平、翔安新店的地铁站口周边优质地块,正紧锣密鼓高水平建设保障房地铁社区,把厦门住房保障推上更高水平,努力让群众既“住得进”又“住得好”。
对思明区莲云社区的很多小朋友来说,今年“六一”儿童节他们收获的最好礼物就是:家门口的莲云幼儿园预计于今年秋季投用。厦门致力于推动学校与新城、幼儿园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今年计划新增学位2.7万个。
长期困扰厦门的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正在寻求以高位嫁接的方式逐步破解。与复旦大学创新开展市校合作,成功开办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向国内一流专家甚至院士面对面求医问诊,享受全国顶尖的医疗资源。
40年前,进出本岛只有一条海堤,而现在四桥一隧有力连接岛内外,轨道交通、第二西通道、第二东通道、厦门新机场还在加快推进。伴随跨岛发展的提速,厦门更多公共资源正加快向岛外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身处闹市的筼筜湖,坚决围起一块白鹭保护区;在寸土寸金的五缘湾,“圈地”近40公顷建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优先理念引领下,像这样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为生态让路的例子,在厦门比比皆是。也正是这样,厦门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了,城市的生活更美好。
站在新的改革起点上,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建设新时代经济特区的磅礴力量,书写新的壮丽篇章。
长桥新构,辨势,预势,造势;
冲飙激浪,乘势,借势,蓄势。
厦门,一曲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史诗正在舒展瑰丽的画卷……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