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徐西鹏:向"一带一路"输送人才
连线
海丝新机遇 泉州打开对外开放新空间
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
作为我省民营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的重地,泉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历史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对外开放与合作新空间。
2017年,泉州完成进出口总额1569亿元,其中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720亿元,占比持续提升。
软硬件双轮驱动
发力对外开放,泉州最大的优势就是海丝。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西方国际贸易网的桥头堡、世界经济文化中心。而今,泉州仍重视对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与作用的传承,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对外交流的桥头堡。
数据显示,目前,泉州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亿吨,其中,肖厝、斗尾、泉州湾、围头湾和深沪湾等五大港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港口,开通了80多条航线。泉州已出台古港转型升级规划方案,提升港口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去年初以来,泉州推动泉州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泉州购跨境电商平台等海丝经贸平台建设;主动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加快实行“单一窗口”;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设立工业园区,开展收购、兼并等活动。
此外,泉州发挥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4个省级出口基地的作用,建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用好外贸企业融资风险共担资金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信保等政策,健全外贸风险预警体系;支持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店,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和国际品牌并购,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推广关检合作通关新模式,促进一批重点企业货源回归、就地通关。
2017年,泉州市完成港口吞吐量1.3亿吨、集装箱217.2万标箱。
“海丝是泉州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大优势,泉州人正抢抓新机遇,持续打开对外开放新空间。”泉州市市长康涛表示。
经济文化同向并行
记者来到位于南安市水头镇的英良集团石材创意工厂——“五号仓库”。在这里,来自30多个国家的800多种石材展品进入仓库后,被加工成各种创意工艺品和装饰品。
该集团已在多个海丝沿线国家采购石材,并设立了相应销售点,在多国设立了分公司,在迪拜设立了办事处。
南安的石材、德化的陶瓷、惠安的石雕、石狮的服装、晋江的运动鞋……几年来,泉州的这些传统产业加快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融合。
“既将原材料引进来,又将泉州制造输出去,互通有无,良性循环。”泉州总商会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品牌,是泉州拓展对外合作的又一优势。
泉州拥有大量海丝文化遗存,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00多处,拥有众多海外宗教珍稀历史遗存,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为加快与海丝沿线城市的交流,泉州提出包括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内容在内的十大行动计划。密集举办、承办高规格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高地;举办了世界闽南文化节,推动澳门、金门、马来西亚分别承接举办这一文化节;先后举办、承办了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城市论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坚持经济和文化同向并行发展,是泉州抢抓海丝发展新机遇的实现路径,也是泉州新一轮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抓手。”康涛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