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探寻鼓浪屿老码头的前世今生 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2017-11-30 08:49:49  来源:厦门网
  

  原标题:见证时代风云变幻、上演无数聚散离合 鼓浪屿曾经的老码头您还记得多少?

探寻鼓浪屿老码头的前世今生 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1908年的鼓浪屿地图所示的码头。(林聪明 翻拍自《美国归正教会在厦门》一书)

探寻鼓浪屿老码头的前世今生 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龙头路头老照片。(卢志明供图)

探寻鼓浪屿老码头的前世今生 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林尔嘉儿媳站在新路头。(资料图)

探寻鼓浪屿老码头的前世今生 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三丘田路头老照片。(林聪明供图)

探寻鼓浪屿老码头的前世今生 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百年前地图所示九个码头和今天码头(红色圈)方位图。 制图/张平原

  一张老照片,因画面中的人物独具特色的穿着让人难忘。也因照片中依稀可辨的环境以及所处时代的氤氲,而变得恒久隽永。

  11月23日,本报B01版报道《这三位女子都是林尔嘉儿媳》,对一张老照片中的人物进行揭秘,获得众多读者关注。不少读者还致电本报,对三位女子拍摄时所站的码头表达了极大的兴趣。

  码头。这个关键词,成了我们继续探寻的另一个起点。

  事实上,鼓浪屿曾有很多码头,因时代变迁,一些码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回看,这些码头不仅是华侨富绅及其家属惜别留影的幕布,更是鼓浪屿连接厦门本岛以及外部世界的起点,可以说也是鼓浪屿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那张照片拍摄地是当时的新路头。如今鹭江潮水依旧,新路头却早已消散了它的原来模样,只剩下点点残石,在退潮之际证明着自己的存在。我们将陆续采访厦门本土权威的文史专家以及老鼓浪屿人,还原鼓浪屿老码头曾经的模样,讲述老码头曾经的故事――希望在对历史变迁的叙述中,重拾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让更多的人知晓鼓浪屿的这部分历史;更希望以此更深入地认识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推进对鼓浪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深化。

  鼓浪屿到底有多少座码头

  一百年前的地图就标着九座

  如今,来往鼓浪屿,码头功能清晰,市民、游客以及货运有各自专用码头,轮渡钢琴码头、三丘田码头、内厝澳码头、黄家渡码头等等,鼓浪屿上实际在用的码头屈指可数。事实上,在鼓浪屿历史上,码头功能并非像今天这般单一,数量远远不止于此。

  鼓浪屿上到底有多少个码头呢?在老鼓浪屿人林聪明家,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1908年的鼓浪屿地图。地图上,鼓浪屿靠近厦门本岛的海岸线上,从北到南清晰地标注着当时的码头名字:救世医馆码头、总船路头、河仔下路头、美国领事馆码头、三丘田路头、和记路头、龙头路头、西仔路头、新路头。路头也即闽南语码头的意思,可见,在100多年前鼓浪屿地图上可知的码头便有9座。

  事实上,到后来鼓浪屿码头又有所增加。据林聪明介绍,在河仔下码头和美国领事馆码头之间还有一个中谦码头,和记两座码头与龙头码头之间,还有黄家渡码头、东方汽水码头,而在龙头码头和西仔码头之间,还有轮渡码头和猪仔码头。

  在老鼓浪屿人陈全忠《鼓浪屿东部海滩沧桑》的文章里,他认为鼓浪屿历史上海岸线建有的码头数量多达20座。并且,在文中陈全忠还将海岸线分为四部分,并对各部分海岸线所建码头历史进行描述。

  而厦门文史专家卢志明认为,鼓浪屿上的码头远不止20座。“目前,我们所能知道的码头都是在东部海岸线上的,其实在鼓浪屿其他海岸线也是有建码头的可能的,另外,除了一些客运与货运码头,很多企业和私人也是有建码头的。因此,鼓浪屿上的码头数量应该远远不止20座。”卢志明说。

  这些老码头意味着什么

  是历史见证和时代回忆

  如果仔细看鼓浪屿老码头的照片,其实不难发现,很多码头并没有像如今码头那般壮观,可能仅仅就是一条长长的石板路,沿着河岸下来,也可能是用木桩搭建的栈桥,临水而栖。不仅如此,甚至很多码头相邻甚密,可能相隔不足数米。

  对此,卢志明认为,这其实反映了当时鼓浪屿码头建造和使用的独特生态。“尽管当时码头归属不同的个人或群体控制,但大家都默认一种行业规则,可以做到彼此不侵犯干扰,甚至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可以让同行使用自己的码头。”卢志明说,这也体现了中国商人特有的经商文化。

  在陈全忠对于鼓浪屿码头的总结中,还有很多企业独有的码头,如东方汽水厂的码头,还有如今钢琴码头前身的电船码头,该码头曾专供外国领事馆和洋行以及中外银行的小电船靠泊。对此,卢志明认为,通过研究这些行业码头,可以从不同侧面,很好地还原当时鼓浪屿的历史面貌。

  在林聪明的眼中,鼓浪屿的老码头可以说是他这代鼓浪屿人最难忘的时代回忆。父辈是船工,年轻时也曾帮助家人摇着小舢板渡送往来乘客,林聪明对码头有着特殊的情结。林聪明在鼓浪屿的家位于三丘田码头附近,这一带集中了很多码头。

  他至今还记得黄家渡码头朝北的地块曾是鼓浪屿垃圾和粪便的转运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天早上环卫工拉着垃圾车摇响铃铛,一声拉长的“倒尿”声,成为那个时代鼓浪屿生活的一个缩影。而所有的粪便和垃圾,在黄家渡边装进开往龙海农村的船上。如今,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也只能在记忆中重现了。(文/厦门日报 记者 邬秀君)

【责任编辑:林玮佳】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