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武汉“公共自行车”停运 是“败给”共享单车了吗?

2017-11-22 15:16:48  来源:新华社
  

  政府投了,企业赚了,为何运营不下去?

  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何叫停?武汉环投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在公告中称,随着共享单车快速发展,70余万辆共享单车已遍布武汉,较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为合理配置资源,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停止公共自行车项目。

  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共享单车确实给公共自行车发展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全城只有几千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市民的使用体验肯定不如共享单车,再加上定点停放,投入、管理成本高,无法与方便的共享单车相比。

  “武汉公共自行车,倒在运营和管理上。先有经营、管理不善的内因,才让共享单车变成了压倒公共自行车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业内人士说。

  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民企投资”模式,由企业出资建站、配车,政府给予企业项目补贴,并免费向企业出让广告资源作为公共投入。这吸引了众多民企。在三家中标企业中,鑫飞达公司一家独大,几乎垄断了整个武汉市场。

  武汉相关部门免费批给鑫飞达20多块户外大屏和全部站点广告牌,此外还累计给予约5000万元项目补贴。仅鑫飞达一家,武汉市的投入折合3亿多元。然而,企业在拿到自行车项目后,却将经营目标投向了房地产、广告传媒等领域,结果导致政府投钱了、企业赚钱了,项目运营却难以为继。

  公共项目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及扶持。调研发现,2014年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出现问题,原因在于顶层规划设计不够完善,建设规模、站点布局,投放数量,都没有纳入城市交通规划统筹体系。而面对屡被媒体曝光自行车站点“太多坏车”“无车可租”等问题,相关部门未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导致情况愈发恶化。

  “公共”与“共享”不是“你死我活”

  对于武汉公共自行车停运,有业内人士指出,武汉这种“政府投入+企业运营”的模式,本意是鼓励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重建设轻运营、重投资轻管理”的做法,也让项目陷入尴尬境地。

  其实,在公共自行车建设上,国内也有比较成功的实例。杭州曾派代表到武汉考察,随后采用有别于武汉的模式——“政府投入+国企运营”。

  2016年,杭州出台了国内首部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设置管理地方标准——《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设置管理规范》。大到选点、建设、验收、检测、评价等,小到锁止器、充电充气设备的配备,都能在《规范》中找到标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副院长赵一新指出,杭州的成功表明,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并不是“你死我亡”的冲突关系,两者的定位不同,有各自优势。共享单车更灵活,公共自行车停车更规范。如果关系处理得当,可相得益彰。

  “从巴黎等一些公共自行车系统便捷的国外城市来看,只有坚持公益性,公共自行车才有普及的可能。这是国外许多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的共同经验。”赵一新说,对于公共自行车,政府必然要在资金和管理上大量投入,不能只交由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营。

  而一些专家指出,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管理实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包括车辆的租赁系统、网络化的运营和调度系统、车辆通信技术、车辆定位系统等。目前,借鉴共享单车,多地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开始技术升级,建设“无桩站点”。

  而无论公共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将自行车交通纳入交通体系,统筹规划,同时建设基础设施。同时,规划城市的自行车交通系统要根据不同区域因地制宜。

  “不能单纯地建几个站点放一些自行车就完事,要明确公共自行车的定位,健全这个体系,提供最便捷的服务。”赵一新说。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