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不适合酿酒“魔咒” 宁德福安葡萄酒再出发
科研助力,酿造技术成竞争力
吃一堑长一智,虽然失败,但这个团队却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山脚下早熟葡萄酿的酒,跟前人的经验一样,品质不好。但是,山上晚熟巨峰葡萄酿出的酒,却完全不同。这些葡萄果粒较小,皮也较厚,因此单宁和多酚含量高,水分少,非常适合酿酒。”高科华说,这让团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2014年9月,团队开始了第二轮生产。他们继续投入45万元,购买了先进的控温、发酵设备,并收购了35吨葡萄作为原料。
同时,在陶缸酿酒老工艺的基础上,团队引入夏季深土藏缸酿酒方式,即把酒缸埋入土壤中,只在缸口上方开个小门,让葡萄酒陈酿环境实现恒温恒湿。“酒缸酿酒,也是中国传统黄酒的酿造方式,照此法酿出的葡萄酒会略微氧化,并带入矿物质和土壤的气息,会有中国黄酒一样浓郁醇厚的口感。”高科华说。2015年3月,创业团队注册了福安市一家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山地葡萄酒。
2015年9月,产品出缸,送检结果不但没有问题,还有了意外的惊喜:干浸出物检测值达25.7g/L,远超国标18g/L。“这意味着,高山葡萄酿出的酒,白藜芦醇和花青素含量比其他品种葡萄酒表现更好。”陈丽介绍,白藜芦醇是葡萄酒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可以抑制各种肿瘤的成长,排除身体中的自由基。而花青素是抗氧化物质。
有了这个发现,他们立即在福安组织召开了年度葡萄酒品鉴会,邀请了社会各界参与,当年底,1万多瓶葡萄酒销售一空。
此后,团队继续扩大产能,收购了秀洋村周边三个村70多吨葡萄,并引进全自动的罐装设备和灭菌设备。同时,团队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向宁德市科技局申请立项《福安巨峰葡萄酿酒工艺研究及中试》,以巨峰葡萄为原料,提高酒体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试验中,我们把福安各个产区的葡萄,通过不同工艺,酿造出几十组样品,检测后,挑选出白藜芦醇高的产品,其产区和工艺得以保留。”高科华说。
这几天,新一批的葡萄酒陆续出缸,科研给产品带来的提升已经体现。“果香比较浓郁,有宝石红色泽,酸味也很圆润,说明我们的工艺更加成熟了。” 陈丽说,接下去,团队将继续传承和改进古法酿酒工艺,培养出福安葡萄酒的竞争力。
带动村民,点亮乡村发展
“经过4年的市场运营,目前,团队已经积累了固定的客户群体。” 高巧珍说,目前,“一家亲”葡萄酒主要客户是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白领。“古法酿造的巨峰葡萄酒,能够赋予酒体雪莉酒的口感,这让欧美人很喜欢。我们与经销商一起,参加海交会、糖酒会等大型会展,并去厦门、杭州、广州等地举办品酒会,成功打进了这一消费群体。”高巧珍说。
从2015年开始,团队还另辟蹊径,开拓葡萄酒私人订制市场。“我们有了一定知名度后,有的企业、个人会通过微信公众号下单,并在年份、标示上提出要求。有的客人为女儿预订葡萄酒,要求若干年后女儿结婚时,将酒送到婚宴上。这给了我们启发。”高科华说,他们随即开展了私人订酒的业务,并提供订制酒证明、收藏证明、鉴定证明等。“目前,我们每年上市约3万支葡萄酒,其中20%的产品被企业家、艺术家等订制。”
有了较为稳定的业务,高科华开始回馈当地村民。“周边村庄的葡萄,基本被我们收购。”高科华说,今年他投入100多万元收购葡萄,并对葡萄种植户采取兜底政策。“与我们签约的葡萄园,按照我们的要求种植,成熟后只要是树上的,我们全部收购,而且价格比市场价高。”高科华说,每年7月,葡萄还未成熟,公司就向农户预付定金,以让村民安心。
据高科华介绍,“一家亲”还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 如每年季节性用工可达到150人,日薪约120元。酒庄还吸引上万人前来参观品酒,增加了当地村民菜干、中草药等土特产的销售收入。
“我们刚来时,秀洋村常住人口不到100人。现在,我们在生产科研之余,也参与乡村改造,将葡萄酒文化融入进去,这让许多年轻人陆续回乡,和我们一起点亮乡村发展。”高科华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