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研培计划:现代职业教育实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2017-09-25 16:12:29  来源:光明网
  

  现代职业教育实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在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生存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实现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递者和承载者,只有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传承人的培养,“非遗”项目才能避免沦落为静态的博物馆标本。

  福建省唯一一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院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创建于1958年的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公立全日制高等艺术职业院校。

研培计划:现代职业教育实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正在创作 刘洋摄

  职业院校如何有效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高等教育实现对接,如何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如何助力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如何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这些都是非遗培训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和实践,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形成了“非遗传承、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承担起了传承和保护福建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技艺的责任。学校促进校地(政)、校校、校企、校室合作交流,非遗研培工作成为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唐文忠介绍,学校通过实地走访、观摩;专家、学者理论知识授课;“传承人谈传承”座谈、国家级大师专业技能指导以及市场营销课程讲授等各种形式,为全体学员提供了专业的交流平台,充实了传承人群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传承人群的制作技艺、营销意识和审美水平。

  自2016年被确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承办院校开始,已完成“福州脱胎漆器髤饰技艺培训班”、“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班”等一共11期660人的培训任务。

  学校逐步建立起具有职业艺术教育特色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传承”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据了解,全国78所高校已举办研修、研习、培训280余期,加上延伸培训,合计培训4万多人次。这项工作受到传承人群的普遍欢迎,日渐显现提高传承能力、扩大传承人群的多重效应。研培实践的结果,使非遗的持有者和从业者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

  很多学员都有这样的体会:从来没敢想,原来自己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能做的东西可以比现在更多,表现的手法可以比现在更丰富,传统的东西也可以受到现在的消费者欢迎。

  很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既积极参加教学授课,也踊跃参加研修研习。他们对这项工作的参与热情和高度认同,还来自亲身的经历和体会。有的代表性传承人现身说法:当年如果不是参加了国家组织的进修培训,早就改行了。一些行业协会的负责同志说,这种大规模研培如果早做十年,中国传统工艺和工艺美术的发展会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

  参加研培计划的高校普遍反映,这项计划不仅给传承人群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