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担当提升金砖“成色”
——2017国际投资论坛观察
互利共赢,中国担当不可少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企业触角遍布全球。那么它们和金砖国家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国际投资论坛现场,一个个来自企业家口中的“金砖故事”传为佳话。
“2004年刚到印度投资时,他们还对振华的品质有所怀疑,尽管那时我们在欧美市场已经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了。”上海振华重工董事长朱连宇笑言企业刚到印度时,宛若《人在囧途》。
这家生产集装箱装卸设备的企业如今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成,180多万台装备遍布全球。
“我们给印方做了很长时间的讲解,他们还是半信半疑,最后也只是采购了两个集装箱岸桥的吊具。”使用了一年,由于质量确实可靠,印方才采购了整机装备。而如今,振华重工的港机装备已在印度12个主要港口使用,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超过60%。
在朱连宇看来,相比硬件互通,两国间的“软联通”更为迫切。
2014年,振华重工成立了印度子公司,32个员工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地人。“我们认为,要想在一个国家长久的耕耘下去,必须要用这个国家的资源来管理或是服务这个国家。另外,我们也致力于利用我们的优势推动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
对投资金砖国家深有体会的企业家中,不乏福建人身影。
“作为矿业公司,我们选择很简单,哪有资源就往哪里去。”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坦言。
2006年,紫金矿业看中了俄联邦图瓦共和国的一个大型矿,当地人同样质疑这家中国公司的实力,也担心开发会有环保问题。“我们就邀请图瓦主席率团到中国来考察,他看了紫金的总部和紫金山的生态设施,当即明确表态支持紫金进入图瓦。”如今,项目年可收获4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不但成为图瓦最大的纳税用户,还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项目也成为中国公司在俄罗斯除了油气之外最大投资项目。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在金砖国家的成功,凸显当前中国对外投资的势头强劲。“这两年中国的对外投资从自然资源、初级产品逐渐转移到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可喜现象。”祝宪说。
当天的国际投资论坛透露的数据显示,当前,金砖五国从经济总量而言,中国总量超过其他四国总和,且对外投资也远胜其他四国。正因为此,有西方媒体并不看好金砖的“成色”。他们认为,五国并无统一的文化基础、经济形态等,且部分国家受制经济结构单一,过多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尚未从上一轮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摆脱,经济面临低速增长。
“我认为,在这种状态下,中国更应该有担当的精神。”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中国的企业界和投资界,要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经济,了解这些国家经济转型中的需求,从中挖掘投资机会。”
胡祖六也认为,尽管五国差异大,但都是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转型,都希望能够继续发展,这是共同诉求。“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经济的体量,尤其是中国在互联网经济等领域的崛起,能够帮助像巴西、南非甚至印度、俄罗斯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释放他们的潜力,进而调整过于单一的经济结构。”
在与会的巴西客商看来,巴西便是与中国互利双赢的典型案例。作为拉美国家,如今巴西的第一贸易大国既不是同属拉丁语系的邻国阿根廷、墨西哥,也不是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而是中国。他们表示,中国的市场正成为巴西经济走出衰退的强大推力。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表示,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时间还较短,所以要了解所在国的营商环境,了解所在国的企业文化,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他建议,在金砖五国的合作框架之下,相关国家也应该从政府层面上各自承诺更快地开放国内市场、简化手续,为中国企业家到这些国家去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记者 林侃 王永珍)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