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会晤志愿者举行出征仪式 2000多名志愿者蓄势待发
有序组织:一种科学设置的管理模式
好管理带来好成效。以需求为导向,夯实会晤志愿服务工作坚实基础,迈好第一步。厦门团市委前后共开展了三次需求摸底,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与用人单位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182个志愿服务岗位,涉及翻译、咨询、制证、注册、接待等不同服务,志愿者结合用人单位要求接受岗前培训,提前熟悉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服务地点、岗位职责的不同,设立了综合事务志愿服务大队、注册制证中心志愿服务大队、礼宾与交通保障志愿服务大队、工商论坛志愿服务大队、新闻媒体志愿服务大队等九支大队,将志愿服务分工细化到人、确保服务井然有序。为了精准地为各种需求部门提供志愿服务,厦门团市委采取“团市委+用人单位+高校”的管理运行模式,实行精准定人定岗,确保高质量提供志愿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为实现志愿者“无时差管理”和“无区域交流”,团市委积极筹建厦门青年志愿者智慧平台,功能涵盖志愿者注册登记、时长认证、活动发布、志愿报名、在线培训、测评考核、激励反馈等并配套建立会晤志愿服务指挥系统,建立信息传导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安全、准确、高效。
“这次会晤志愿者招募数量多,管理起来难度大,靠以往打打电话、发短信已经行不通了,团市委这套管理模式,既有大队的划分,也有层级的梳理,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厦门大学王心君老师说道。
营造氛围:一串智慧凝聚的宣传文创
“阳光里,我是三角梅,黙默开在鹭岛大地,奉献是我们的宗旨,志愿是我们的名字……”在25日的厦门会晤志愿者出征仪式上,厦门青年志愿者之歌《阳光里,风雨里》首次唱响,一同对外展示的,还有厦门会晤志愿者官方卡通形象“小白鹭”和专属服装。
说到“小白鹭”,还要从今年2月的与新浪合作一场会晤志愿者创意征集活动说起。寻找“最具厦门特色、最能体现青年志愿者风貌、最贴合厦门会晤理念”的设计,一时间征集活动引发全球参与热潮。收到2700份投稿,话题阅读量近2000万,话题讨论2000余条。经过评审,“小白鹭”被确定为会晤志愿者的共同名字,象征志愿者们像白鹭一样守护着、服务着厦门,体现了志愿者积极阳光、大方热情的精神面貌。
为让更多人认识厦门会晤志愿者,团市委联合多家媒体投放《一张图读懂厦门会晤志愿者》《会晤志愿者那些事儿》宣传短片,以活泼趣味的方式诠释志愿者内涵。同时,为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的浓厚氛围。儿童公益绘画活动,孩子们用纯真的视角描绘眼中的厦门会晤,展示厦门人文精神风貌和城市面貌。
灵魂设计,智慧文创,让会晤志愿者青春、阳光、热情、专业的形象家喻户晓。“会晤志愿者”成为引领时尚的新名词。
(木易 李阳阳 张宁)
》》》人物特写:
双手交叉置于小腹上,腰背挺直,微笑直视前方——在出征仪式上,即使是没人注意的时候,王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仪态。这正是近三个月的志愿服务培训提升给她带来的好习惯之一。
今年夏天,老家远在山东的她没有回家过暑假,她告诉父母,自己在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年初,厦门大学向学生们广泛推送厦门会晤志愿者招聘信息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在多轮筛选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选的她激动地和父母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事实上,王惺早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青年志愿者,在厦大95周年校庆活动上,乃至在“9·8”投洽会、厦门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上,都有她热情服务的身影。
“为厦门会晤提供志愿服务,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更广阔的视野。”王惺说。礼仪课、英语提升课、医疗急救知识……近三个月的培训提升下来,王惺感觉自己提升了不少,为了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她还坚持每天跑步,锻炼身体,提振自己的精气神,甚至随身携带雅思英语教材,一有空就巩固英语知识。
临近会晤,王惺说,自己有点小紧张,也充满了期待:“我们一定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会晤添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