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中国西北山村的“15公里”脱困路

2017-05-18 10:59:27  来源:中新社
  

中国西北山村的“15公里”脱困路

  图为山门镇境内海拔逾2000米的通村水泥路,犹如白色的丝带盘旋在山间。 冯志军 摄

  联通外界的公路,让刘金平的养殖产业“不愁销路”。

  去年夏天,在外务工多年的刘金平回到白河村自主创业。通过政府帮扶养殖了500只土鸡和7头牛,经过四处学习养殖经验和自己摸索,一年下来有五六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远比村里长期信奉的“要脱贫,靠打工”的年收入要可观。

  刘金平说,先稳住现有规模发展一两年,有了积蓄后再扩大养殖规模,“那时,脱贫就水到渠成了”。

  白河村辖5个自然村,共112户513人。过去三年,在官方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下,当地贫困发生率从56%降至37%,至去年底有贫困人口40户186人。

  气温渐暖的白河村里草木葱郁,蜿蜒的村道一路深入,串起散落在山间河谷的农房。不少村民院里拔地而起的崭新砖瓦房,与一旁陈旧斑驳的低矮土坯房形成鲜明对比。

  “七八年前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短短数年间已吃喝不愁,道路修通让出行不再受阻。”56岁的苗天宝几年前便在镇子上买了楼房,但至今一家仍“赖”在村里不打算离开。他说,住在山里自由自在习惯了,况且现在村里条件越来越好。

  “随着一批‘天路’和‘断头路’的打通,原本打算外迁的民众不搬了,在自家院内建起了新房子;一些有思路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借助政策帮助发展起来种养殖产业……”韩勇对于通村道路的重要性如数家珍。

  但是,脱贫仍面临任务重、基础不稳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负责白河村包片扶贫的山门镇副镇长桑鑫蕊说,长期以来,白河村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滞后,贫困面广、基数大、程度深,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脱贫对象因病、因灾返贫现象易发多发。

  近年来,当地在基础条件“先天不足”的背景下,因户制宜培育小规模扶贫产业,引导扶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养牛、养羊、养鸡、土蜜蜂养殖,种植甜玉米、务工等。此外,还对村民进行了电焊工、牛肉拉面、建筑工等劳动力技能培训,并提供了浙江、新疆等劳务基地。

  在改善白河村道路、水、电等基础条件后,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脱贫的“后顾之忧”。桑鑫蕊说,近年来,官方对白河村进行了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导村民享受医疗救助优惠政策和各类社会救助措施。

  39岁的白河村村民康小东过去十年在清水县城周边跑运输生意,尽管早已在镇子上购置了房子,但今年还是花了七八万元在村里盖起了四五间新房。

  “以前村子里没法住,遇到下雨天气,泥泞塌陷的山路让村民很多天寸步难行,加上那时手机信号不稳定,村里经常和外界‘失联’。”康小东说,从小在村子里长大,走得再远,这里也是最终的“歇脚之地”,以前地里一年收成少、吃饭没保障,现在村里条件大为改善,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回来。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