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清全链条推进古厝保护:守护历史 不容“厝”过

2020-08-06 07:18:54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日报记者 钱嘉宜 通讯员 融宣

  福清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在置县1320年历史上留下许多底蕴丰厚的传统村落和古民居。随着福州新一轮古厝保护提升工作展开,福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扩大保护范围,从摸清家底到活化利用,全链条稳步推进保护工作,让老宅子、老街区绽放新光彩。

  福清市根据《贯彻落实福州古厝保护工作方案》,结合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有序高效推进古厝摸排;今年计划配套资金1100万元,对古民居进行修缮保护和开展相关保护性工作。

  借势借力 摸清家底

  “借助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对78栋古厝进行房屋结构安全排查。”日前,在福清市房屋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总结中,结合专项整治推进古厝保护成为一大创新亮点。

  “两项工作同步推进,不但提升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了公务资源、增强了古厝保护工作的专业性。”福清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摸排出41处历史建筑存在房屋安全隐患问题。

  摸清家底是精准修护的第一步。福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福州大学及福建工程学院专业团队,开展市域范围内历史建筑全面普查,预计9月底可完成。针对2019年、2020年征迁地块内普查成果,该局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开展初步评级分类工作并设置普查成果预保护牌,普查成果同步纳入“多规合一管理平台”。

  福清还同步开展文物普查摸排,已完成海丝遗迹、革命遗址、明代海防遗迹等专项普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福清还将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纳入“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建立文物保护“提前预警”制度。

  形成合力 精准“修护”

  如何激发社会力量,形成古厝保护合力?福清从各个层面进行探索。

  福清江镜镇下和洋村古时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至今保留古厝13座、学堂旧址3座。在乡村振兴中,镇党委牵头成立全省首个农村古厝合作社——下和洋村古厝合作社,探索出“古厝拥有人集资、乡贤捐资、政府补贴”三结合的路径,短时间内就建起革命斗争史纪念馆、高由禧纪念馆、海丝与福清展览馆等。“党支部牵头,农民以古厝入股,收入按股分配。”江镜镇党委书记林忠强说,成立合作社就是要让农民意识到古厝是宝,需要合力修缮。

  近年来,福清市委宣传部与福州晚报联合开展海丝文化遗存调查,走进三坊七巷推出海丝文化展示周、图片展等活动,展示福清古桥、古塔、古渡口、古民居等丰富的海丝历史文化遗存,呼吁保护和抢救开发。

  同时,江镜镇与福州晚报联合推出古厝历史文化调查,组织专家实地调研,为小镇建立相对完整的古厝人文档案。同时,在福州晚报推出专栏,讲述古厝故事、跟踪调查动态。

  福清市住建局在牵头进行指导和监督的同时,大力组建古厝保护人才队伍。目前,已培训古厝修护工匠88人;同步开展规划、建筑、文物保护等专家库组建,已收集省住建厅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委员会、福清市结构安全隐患房屋评估专业技术组名单。

  记住乡愁 传承文脉

  过利桥、赛龙舟、点灯塔……位于福清城区的利桥文化街区是玉融文化形象代言人。如今,历史上的文化集合地即将成为集商业、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清一都镇东关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因体量庞大、廊回落转、装饰精致被誉为“深山明珠”。经过修缮,东关寨近年来人气越来越旺。

  距离福清城区30公里的三山镇前薛村藏着一座明朝古厝,虽历经数百年风雨,厝里的一砖一瓦、纳凉凳、石磨等仍保存完好,见证了古岐阳城抗倭的光荣历史。一批又一批的城里人在古厝里徜徉,流连于被时光雕琢过的痕迹与古朴清幽的意境。

  福清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修复修缮全市古厝,充分挖掘古民居人文资源,结合本地特色,发展旅游项目等。同时,考虑将古民居修缮改造成养老幸福院、乡村健身点等具有乡土气息的活动场所,在保留乡土文化的同时,传承乡村人文血脉,让古民居成为守望相助、留住记忆、记住乡愁的好地方。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