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2020-07-29 10:10:00  来源:鼓楼旅游微信
  

  本月初,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冶山斈社的文化志愿者们在仁寿堂附近新发现一处摩崖石刻,题刻被榕树根须遮蔽。此前冶山公园里,共发现了56处摩崖石刻。新发现的石刻为第57 处。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那么,石刻是何字,又代表什么涵义呢?是何人所刻?又是什么年代的?

  冶山斈社的社长陈元春并没有停止研究。自从石刻被发现之后,他每一天都要到那里看一看,他们测量出题刻的长宽数据、翻阅资料、大胆推断……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图 |陈元春带着小编再探“雉梁”石刻

  想弄明白这一切,也许从落款能够找到线索。但令社员们头疼的是,落款文字已经明显风化,变得模糊不清,而且榕树的根须遮盖住了一部分落款。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图 |落款“集於此其”

  陈元春开始起草相关报告,为了更好研究这处石刻,他们正向有关部门申请,切除那些榕树根须。“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其实切除的部分并不影响榕树生长。”陈元春说。

  接下来,冶山斈社的文化志愿者们还将成立专门的“雉梁”研究项目组,由顾问郭斌牵头,邀请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开展相关研究,他们都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斈社中三位成员陈元春、郭斌、邱婷写来了他们对“雉梁”题刻初步解密文章:

  初探冶山“雉梁”题刻

  “雉梁”二字为隶书,位于冶山仁寿堂石阶旁断榕残根处。“雉”字宽22厘米,高18厘米;“梁”字宽21厘米,高16.8厘米。这块刻石横上52.5厘米,横下50厘米,厚上33厘米,厚下28厘米,高度未知。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图 |石刻已有明显裂缝

  因刻石受榕树和仁寿堂建筑的负重并挤压,刻石自上而下在“雉梁”两字靠“矢”和“氵”处沿垂直方向开裂并稍有错位。“雉”字中“矢”边旁三分之二裂开(约4.3厘米),“梁”字“氵”和“木”部分裂开(约3.2 厘米)。边款小字因风化,加有少许榕树根须遮盖,依稀可见“集於此其”几字边款。如果能小部分修剪榕树残根,露出其余边款题字,“雉梁”题刻于何年,何人所题,便能得到更多文化信息。

  “雉梁”题刻何意?一种可能是“城墙说”

  唐司空曙《南原望汉宫》诗:“荒原空有汉宫名,衰草茫茫雉堞平。”雉字,在古代表示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雉堞又称齿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作掩护之用,堞口长度约几十厘米到两米。

  梁字,解释中除姓氏梁、桥梁、木梁外,还有物体中间隆起长条的部分,如鼻梁、山梁。

  “雉梁”即雉堞的结构过梁。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越王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十步”。考古证明冶山一带曾有大面积闽越国时期宫殿建筑群。

  此外,“雉梁”石刻向西5米处,亦可见有“天后宫界”和“将军庙界”石刻。因此“雉梁”题刻或与闽越国宫城地界有关,后人勒石记录此处曾有宫城城墙。

  那么这块石刻刻于何时?《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此诗句意为: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形容家里长时间无人居住,无人打扫荒凉凄楚的情景。民国时期的冶山荒草丛生,满目荆棘,很多地方被人侵占。

  1928 年近代文化名人施景琛(字涵宇),协助陈衍,主持“闽侯县名胜古迹古物保存会”整治冶山并修复古迹。他还以其大哥绩宇六十诞辰为契机,邀集多位名人聚会冶山并题名刻石。

  如今,冶山的石刻大部分是那时所刻,距今90 多年。此外,园林专家从断榕残根分析,这棵榕树树龄约70~90 年。1938 年由陈兆锵、陈培琨发起,为海军上将萨镇冰八十岁诞辰依岩而建仁寿堂。“雉梁”题刻石块纵裂与仁寿堂承重及榕树生长挤压不无关系。

  继陈元春、郭斌、邱婷等冶山斈(xué)社的文化志愿者提出“城墙说”之后,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卢为峰两位专家也提出了他们的意见——“雉梁”或出于《论语》典故,是一批高洁文人的另一种“家国情怀”的表达。

  《论语》怎么说“山梁雌雉”的?

  而关于此前冶山斈社的几位志愿者提出的“城墙说”,卢美松老师心中存疑,他将好友卢为峰找来,一同研究。

  他们找到了《论语》中的一篇“乡党篇”,文中是这么写的: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是什么意思呢?

  卢美松老师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大致的意思是说:山梁上的雌野鸡,见有脸色不善者,立即高飞而起,在天空飞翔,看到没有危险了,才再次停在树上。孔子见了说:‘山梁上的雉鸟,时运好啊,时运好啊!’子路见了,向众鸟拱手致意。于是野鸡又张了张翅膀,振翼飞翔远去了。这里是以雉鸟通灵,能观察,识时务,因有心机,而摆脱险境,以此教育学生。”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因何两位卢老师认为冶山“雉梁”与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山梁雌雉”有关呢?

  卢美松老师称,“现在尚未能见到这一石刻的作者是谁,唯有边款四字:‘集於此其”,断句应该是‘集於(于)此,其……’可见当年这里必是几位志同道合的文友相约集于冶山之上,这也正应了‘雉鸟翔集’之譬。也就与‘城墙雉堞’无关了;甚至也与‘雉从梁上飞’之解为‘屋脊’不合,因为题榜所在之处不是房梁或屋脊,乃在冈阜山梁。

  最大的可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常常来到冶山之上聚会,可以饮酒,可以赋诗,可以论文,可以谈论时事,总之他们都对时事有所关心,最后举孔子的典故称赞‘山梁雌雉’之识时而作,举翼飞翔,先机脱离危险,认为自己也是及早抽身,远离祸患之举。这就是古人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的远见和豁达。”

  题刻或与施景琛“古迹保存会”有关

  那么到底是谁题写了这块石刻?按卢美松、卢为峰两位专家的推论很可能与一位叫施景琛的文人有关。

  施景琛(1873~1955年),字涵宇,晚号泉山老人,祖籍长乐,后迁城内泉山之麓贡院里(今鼓楼区中山路)。他是清光绪年间的秀才,他的老师是陈衍。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图 |施景琛所著石刻

  他在福州创办过泉山学校(后来改为女子职校),不久,又任教于福建高等学堂、任公立苍霞中学堂监督。还曾在丽文坊创办《华闽日报》,再之后参加了同盟会,先后担任省参议会议员、省农会会长、市政局委员长等职。

  黎元洪任大总统后,召施景琛赴京任国务院秘书、参议等职。1927年,回闽,1928年协助业师陈衍筹建闽侯县名胜古迹古物保存会,邀地方名士参加,组成保存会董事会。景琛任常务委员,负全盘筹划之责,修复自汉迄清的古迹。闽侯县古迹古物保存会重浚欧冶池,修复欧冶亭、凌云台、喜雨堂、剑池院等古迹。

  冶山摩崖石刻中留有他的多处题刻,按卢美松老师分析,题榜的作者很可能就是“闽侯县名胜古迹古物保存会”的诸位君子的手笔。

鼓楼冶山上的这两个字,文化大咖们“争”了起来……

  图 |施景琛在冶山留下的一处石刻

  卢美松说,“施景琛诸人,在1928年前后,协助陈衍主持整治冶山,修复名胜古迹的义举,正是他们躲避北洋军阀政权混乱的政治局面,为家乡人民做好事的实绩。他们共同以孔子的‘山梁雌雉’作譬,表现了‘见机知命’、‘遁世远祸’,为乡人办实事的另一种家国情怀,也是文人志士高洁情怀的流露。”

  如果能清除小部分榕树根须,露出题榜者姓名,也许就能获得更为准确的题刻信息,“如能印证我们的推断,那么我想这一段石刻应是‘古迹保存会’诸君在冶山上除了恢复诸多景观外,表达自己不得已而避世心情的一处有人情温度的‘誓词’,既无奈,又不甘心的道白。”

【责任编辑:李琳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