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热天戴口罩狂长痘,如何解决“面子”问题?

2020-05-09 09:47:16  来源:福州疾控微信
  

  立夏已过,目前福州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可随着气温上升,不少市民表示,戴口罩又闷又热还长痘。在这时期,如何做到既关注面子,又做好防疫?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疾控专家温馨提醒:目前福州市为低风险地区,但疫情防控还不能松劲,大家出门“带”口罩,科学“戴”口罩。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处可以不戴口罩(出入有戴口罩要求的公共场所,还是请配合佩戴口罩。)

  戴口罩为何易长痘?

  我们先看看口罩的结构。一次性口罩一般分为三层:

  外层为阻水层,可阻隔飞溅的液体;

  中层为过滤层,可有效阻隔微粒;

  内层为吸水层,可吸收佩戴者口鼻呼出的水汽。

  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环境潮湿闷热,促使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含水量增加、体积增大,导致急性阻塞,从而引发痤疮(即“痘痘”)。

  佩戴口罩时一定要分清内外面,否则非但达不到防护作用,还可能引发皮肤不适反应。

  长痘还有其他原因吗?

  疾控专家认为,如果口罩佩戴正确、时间适当、潮湿后及时更换,却还是长痘痘,那可能是使用的护肤产品过油过厚。

  有些人在选择护肤品时喜欢选择矿油类产品。这类产品能保湿滋润,但由于佩戴口罩时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较不佩戴口罩慢,矿油类产品反而会增加皮肤负担。因此,建议选择质地轻薄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含矿油、植物油、硅烷类成分的产品。

  长痘了怎么办?

  对于已经形成的痘痘,千万不要自己挤或者抠,否则更容易留下痘印或痘坑。另外注意,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尽量不要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减压。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油腻或高糖的食物,这些可能会使皮肤出油增多,加重痤疮。

  专家建议,首先需要注意面部清洁,如果化妆或者涂防晒霜,回家后要先卸妆,选择适合肤质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洁,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

  口罩导致的皮肤问题还有哪些?

  1、压力引起的皮肤损伤。

  针对已经出现了损伤的皮肤,要先判断严重程度。如果压痕较轻,涂抹润肤剂即可,一段时间后压痕可自行消退;如果局部出现红斑、肿胀,可以用生理盐水冷湿敷;如果出现比较重的瘀斑,可以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膏,促进创面愈合。

  2、潮湿引起的皮疹。

  当连续佩戴密闭性强的口罩时,口罩内部出汗多,长期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皮肤发白、浸渍、起皱。对此可以提前在面部涂润肤剂。每隔2~3小时摘掉口罩并擦干汗液,补涂润肤剂,促进皮肤恢复。

  3、接触性皮炎。

  一些人由于佩戴了劣质口罩,对口罩的材料过敏,接触口罩的部位及附近皮肤出现红斑、红丘疹,并伴有瘙痒,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水肿、水疱、渗出。针对出现了红斑、红丘疹、瘙痒,可以涂抹炉甘石、氧化锌糊等药物止痒;若情况严重,出现肿胀、渗出甚至水疱,需要联合口服抗过敏药,并及时就医。

  如何正确戴口罩?

  一般来说,口罩颜色深的一面为外面,即阻水层。浅的一面为内面(吸水层)。

  两面都是白色的口罩则需要查看口罩的金属条,一般口罩金属条只会在一侧突起,另一侧不突起,突起的这一侧应该是外面,不然压下鼻夹时,无法有效密合。

  此外,大家还可以结合口罩布面的褶皱来帮助自己区分,一般褶皱开口向下的为外面。

  佩戴口罩的过程中,如口罩内面潮湿,则应该更换口罩;如感觉潮湿气闷,可以选择空旷人少的地方摘掉口罩,休息片刻。

  哪些情况还需要继续戴口罩

  目前我国所有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但低风险区不等于没有风险,因此,当下公众仍要做好个人防控。

  一是身处人员密集的场所。例如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医院、学校,应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二是特定场所的工作人员。例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的工作人员应该佩戴口罩。

  三是部分重点人员。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来的回国人员,应该佩戴口罩。

  四是有职业暴露情况的工作人员。例如医护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洁人员等,这些人群也应该在工作时佩戴口罩。

【责任编辑:钟培培】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