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鼓楼又一古巷,焕发“第二春”!
作为冶山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鼓楼区中山路街区北院巷即将完成华丽转身啦!
经过数月“磨砺”,北院巷愈发透出“老当益壮”的风骨,颜值得到极大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老巷换新颜 变休闲好去处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条长约260米宽3米至5米的老街巷。踏上条石铺就的小道,目及之处,街巷两边粉墙黛瓦的建筑,与红砖建成的民居呼应,穿行其间,轻松惬意。
通过改造提升,北院巷不但换了新装,添了历史韵味,群众也多了个休闲的好去处~
整理为主 整形为辅
记者了解到,通过前期调研走访发现,北院巷狭窄、杂乱,杆线林立,几乎没有公共休憩空间和设施;建筑风貌老旧,存在多处倾斜墙体;路面破损严重,空间品质低下。同时,街巷南侧因被“北院万兴堂”及部分违章建筑所阻挡,形成断头路。
有问题就有对策。整治期间,鼓楼区协调北院万兴堂就近搬迁,将街巷南入口取直,并对巷口节点进行整治,增加景观亭、回廊等设施。
本次整治遵循中山路片区的整体规划,以“减法为主、加法为辅”“整理为主、整形为辅”的整治理念,形成街巷整治方案,包括建筑立面整治、店招店牌整治、夜景灯光提升、传统石材铺装、缆线下地、公共空间优化、配套设施提升、绿化提升、打通断头路等9个方面。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抓紧扫尾整改。
展文化底蕴 显本土特色
每条街巷都有故事,承载着乡愁记忆,延续着历史文脉,北院巷就是一条有故事的街巷。
北院巷,曾用名北院后。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北院后为唐末五代“罗城”的延远门地,内有里社称延远境。因背负屏山的“文笔书院”(俗称北院),而称“北院后”。
文笔书院的前身为“怀北社学”故址。据说,书院内有一块天然岩石形似一支笔,擎天而立,故取名文笔书院。清时,书院内有朱子祠、六子祠、文昌祠等建筑。
《榕城考古略》又称:“自文笔书院南折,为赛月亭。”进一步指明文笔书院系在北院后与赛月亭之间,其旧址位置明确。
赛月亭巷曾用名赛月巷、卫武一巷,是位于鼓楼区冶山东南部的一条小巷,赛月亭巷的名称就来自赛月亭。
据居住在此的一位年逾九十的林姓老人介绍,宋代,这里的乡民建造了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亭子,但不知什么原因,亭子建好后却迟迟未命名。
某年中秋佳节,当地的士绅邀请朱熹来此亭饮酒赏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酒过三巡,士绅学子纷纷请求朱熹给这座新亭子起个名字。朱熹移步亭外,看到整座亭子笼罩在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典雅、高贵,于是触景生情,建议将此亭命名为“赛月亭”。
众士绅一致称好,并拿来文房四宝,请朱熹亲自题写匾名。后来,乡亲们制作了“赛月亭”的横匾,悬挂在亭子上。
但由于历史变迁,赛月亭今已不可寻见。
北院巷尾旁还有一座“北院万兴堂”,北院万兴堂内主祀五灵公中的张元伯。五灵公又称五福大帝和五方瘟神,是福州民间逐瘟之神,缘起福州。
五灵公指张元伯、钟士贵、刘元达、史文业和赵公明,他们都是明崇祯年间福建泉州的秀才。五人结伴来福州参加省试,到达福州时下榻南门外的白龙山五瘟庙。
农历五月初四日夜间,他们似眠非眠、似梦非梦,忽见有一恶魔向井中投毒。五人遂共议守井勿令人汲,人们却以为他们在说胡话。由于大家都不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张元伯提议说,“吾等当舍身救人”。他们汲水共饮,果然全部中毒身亡,以此提醒全城百姓水井有毒不能饮用,挽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
省城人民感恩他们的献身精神,建立庙宇,塑造神像奉祀之。当时县官将此事上奏朝廷,明崇祯七年(1634),他们被敕封为解瘟正神五灵公,从此,五灵公之神名扬全省,成为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瘟神信仰。
相信经过整改后的北院巷,在展现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将彰显其文化自信,成为一条独具福州传统风格的生活性街巷!
- 泉州老街古巷情怀:捡拾被光阴掠走的记忆(组图)(2014-07-29 10:04:15)
- 东街旧屋区征收千年石井巷 福州又一古巷成历史(2013-08-27 22:42:33)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