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泉州: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格局形成

2021-08-23 10:10:31  来源:泉州晚报
  

  建党百年来,泉州消费结构“鸟枪换炮”

  ——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格局形成

  记者日前从市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联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了解到,建党百年来,泉州市消费品市场发生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格局加速形成,消费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20年

  淘宝镇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1921年—1949年,全市商品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商品市场几近崩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泉州国民经济和商品市场初步形成。“一五”末(195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亿元,比1952年增加0.78亿元,增长51.7%。197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比1949年增长2.9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消费品市场从计划管理向自由流通转变,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利好,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达到2232.74亿元。1979年—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年均增长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层出不穷。2020年,全市淘宝镇、淘宝村分别达72个、238个,占全省的47%、54%,数量分别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和第五位。2020年,泉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8.8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4.2%,年均增长11.2%。

  1949年—2020年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07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消费品大多凭证定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1978年以来,商品短缺和凭证供应时代一去不复返。

  “一五”至“五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4%,1981年“六五”时期开始,连续38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先后于1984年、1994年、2008年跨过1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大关。

  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28.87亿元,比1949年增长4507倍,年均增长12.6%。作为链接生产和消费的批零住餐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经济波动的“稳定器”,对经济增长贡献稳步提高。2020年,全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06.6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3.8%,比1982年提高6.2个百分点。

  1990年—2020年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65.2%降至32.0%

  泉州居民消费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居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下降,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90年的65.2%和56.6%,降至2020年的32.0%和43.3%。

  文化、通信、娱乐等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逐步升温。

  2020年,全市居民交通通信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2.0%,比1985年上升1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数由2008年的13.4辆,发展到2020年的45.0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数由2008年的6.0辆发展到2020年的29.8辆,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达436.98亿元,比2008年增长2.1倍。

  2020年,全市互联网用户1288.69万户,比2008年增长14.9倍,年均增长25.9%;全市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23.5%,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132.7%。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额达14.87亿元,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零售额达52.93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9.0倍和3.8倍。

  新兴业态的融合发展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限额以上网上商店由2010年的1家,发展到2020年的510家。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由2014年的63.9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44.17亿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25.0%。(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吴彦珺)

【责任编辑:钟培培】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