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个“峇厘村”:世遗海丝古城的文化交融记忆
新华社福州7月28日电(记者褚萌萌、张逸之、陈旺)闽南的炎热夏日,午饭时间快到了。在福建泉州南山社区,50岁的傅瑞昌正大汗淋漓地在户外的碳火架上制作巴厘岛特色烤乳猪。
再过一会,在本地读书的几十名留学生会来到他的印尼特色餐馆用餐。能有更多人通过他的厨艺体验南洋风味,傅瑞昌感到很开心。
南山社区别称“峇厘村”,是印度尼西亚归侨聚居区,目前生活有500多名归侨和侨眷。社区里,居民住宅楼上都修有尖尖的红顶,楼间种着棕榈树、菠萝蜜等热带植物。
傅瑞昌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也是归侨二代。他对自己从父母那学到的手艺很有自信:有印尼人曾来品尝他的手艺,说是“保留了几十年前的‘古早味’”,觉得“很正宗”。
“今天这道烤乳猪要是能配上纯正的印尼香料就更好了。”傅瑞昌一边烤着一边念叨。在疫情之前,他使用的很多原材料都是从印尼直接进口的。
香料,自古以来就是印度尼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品之一。而傅瑞昌的家乡——海丝起点泉州,几天前刚刚凭借其在宋元时期高度繁荣的海洋商贸成为中国的第56项世界遗产。从那时起,随着海洋商贸走向世界的,除了货品,还有一代代“爱拼才会赢”的华人移民。
1961年,几百名华侨乘船由印尼巴厘岛归国定居。当时19岁的蔡金基也在船上,他和同行的许多人在著名侨乡泉州安顿下来,在华侨农场工作。南山社区就是那时开始形成的。
几十年后,蔡金基仍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印尼语。如今已退休多年的他,还会在寒暑假期间把这门语言教给社区的小朋友。
南山社区的“印尼记忆”不止体现在语言上:很多居民日常都穿着带有花色图案的 “巴蒂克”“纱笼”;傍晚,《哎呀,妈妈》等印尼歌曲在社区内响起,人们来到广场上,伴着音乐快速摆动身体,跳起异域风情的舞蹈……
这样的文化记忆正在变成交流的桥梁。近年来,南山社区成立了侨友会,每年都会和印尼中国友好协会巴厘分会举办联谊活动,互访互探。
兼任社区居民小组组长的傅瑞昌在2001年第一次带队去巴厘岛交流。“我是小时候跟父母学的印尼语。没想到在当地语言很‘通’,连腔调都一样。”傅瑞昌说,“感觉非常亲切。”
蔡金基这些年也去过巴厘岛不下十次了。作为社区文艺队的骨干,他还带着很多归侨后代,去表演融合两国特色的歌舞。
“在我们的交流中,印尼华人华侨也更加了解中国。”蔡金基说。
有文化交流,更有守望相助。“去年国内疫情严重时,巴厘岛的乡亲给我们寄了很多口罩。”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平说,“今年,我们也经常给他们寄口罩过去。”
罗平介绍,社区的幼儿园还专门开设有印尼语和印尼歌舞课程,希望小小的归侨后代们能够传承华侨记忆,未来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去年10月,为进一步推广华侨文化,南山社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办起“印尼美食街”。傅瑞昌积极带头,率先开起这家以烤乳猪为特色菜的美食馆。如今,街上弥漫着各色各样的印尼味道:咖喱的浓郁,沙嗲的咸鲜,千层糕的香甜,黄姜的沁爽……
印尼的红糖圈等糕点制作工艺复杂,蔡金基的老伴是归侨中为数不多学过的。儿媳陈梅芳主动向婆婆讨教了好手艺,在街上开了一家糕点店。80岁的归侨柯和寿是小店的常客,他在蔡家的手艺中“吃到了久违的‘妈妈的味道’”。
在另一家以“侨家”为名的小店中,65岁的老板、归侨二代洪春梅放置了许多祖辈的照片和书信,让餐馆成了华侨文化的小小展览馆。“我想把妈妈传给我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她说。为此,她找到了一位特殊的“合伙人”——儿子林幸运。
美食街不远处,是同样刚刚落成不到一年的社区民俗文化园。看着园内的茅草亭和热带植物,傅瑞昌在心里盘算:等疫情结束了,去印尼买的不仅要有香料,还要有两个巴厘岛特色石雕,带回来放在文化园门口。(参与采写:付敏、李慧颖)
- 20年终圆梦 国家文物局解读泉州申遗成功四大原因(2021-07-28 08:47:44)
- 世遗大会嘉宾参访 “万国建筑博物馆”——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2021-07-28 08:42:25)
- 世界自然遗产与保护地协同保护成全球趋势(2021-07-28 08:28:28)
- 百年烟台山:中西合璧的文化交流“名片”(2021-07-28 08:20:22)
- 世遗大会嘉宾参观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2021-07-27 23:46:15)
- 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节7月28日晚开幕(2021-07-27 23:37:5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