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他们千百次“试飞” 只为航天员的完美飞天

2021-11-08 13:33:43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他们千百次“试飞” 只为航天员的完美飞天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首次太空出舱,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鲜为人知的,在航天员顺利完成出舱任务背后,离不开这样一批“飞船试驾员”。

航天员在太空完美做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的背后,是飞船工程师团队在地面进行的成百上千次模拟和演练的结果。他们被称作是神舟载人飞船最亲密的陪伴者,从设计到生产,手足相依;他们也是最接近航天员的试驾者,从操作设置到故障处置,全面细致。他们就是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飞船工程师团队,酷酷的“飞船试驾员”。

自神舟载人飞船型号研制开展以来,飞船工程师这个特殊的身份就随之诞生。飞船工程师不是一个单独的岗位,一般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团队中的系统总体、电总体、机械总体设计师兼任。

他们千百次“试飞” 只为航天员的完美飞天

从神舟载人飞船设计、生产,再到发射、返回,飞船工程师团队始终是飞船最亲密的陪伴者。航天器中各种复杂的操作平台、操作界面,不能仅靠航天员自己摸索或对照纸面教程学习。飞船工程师们将自己作为航天员的替身,在型号开展地面测试时,代替航天员进行各项测试工作,检验仪表显示、手动操作、故障处置等方面是否满足要求。“作为航天产品的设计者和改进者,我们必须对每一个细节了然于胸,对飞船上的每一个部件、测试中的每一条手控指令如数家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说。

测试是航天器型号的常规工作,但对于飞船工程师而言,进入舱内时往往需要转变角色,把自己当做航天员去操作航天器。“为了满足工效学的设计要求,让航天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需要从设计师的角色向使用者的角色转变,发现航天器产品的问题,并给设计团队提出反馈,实现产品设计的进一步优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载人飞船系统主管设计师明章鹏介绍道。他将这个过程比作试驾,飞船工程师和航天器进行一次次“互动”,成为航天器与航天员之间的桥梁,帮助航天员了解和熟悉航天器的“脾气秉性”。

神舟十二号安全返回,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神舟十四号待命出征,随着“滚动发射”模式逐步确立,飞船工程师的工作压力成倍增加,他们总是乐观面对每一次任务挑战。

“90后”肖雪迪,2020年刚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便迅速担起了飞船工程师的重任。载人飞船操作复杂,每次任务往往是上百条手控指令和百余个操作动作的组合,而且指令发布要求极为苛刻,指令间隔最小为5秒,每个指令都必须分秒不差,容不得半点犹豫和马虎。经过一年历练后已是“老手”的肖雪迪信心满满,“每次进舱前会仔细查阅飞船操作指南,在细则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标注,确保进舱后的发令和操作万无一失。”

2011年博士毕业的高旭,从神舟九号开始,就扎根在了型号总体的岗位上,同时担任飞船工程师,他说:“载人飞船有14个分系统,600余台设备,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飞船工程师团队以及整个神舟队伍紧紧团,没有人后退,只会冲上前去。”载人飞船任务异常紧张,为配合测试进度,飞船工程师任长伟持续进舱时间常常超过十几个小时,承受电子辐射外,还要面对舱内噪声以及设备发热等带来的不适。

载人飞船飞控负责人杨海峰认为,能够投身到载人航天的重大工程中,并且亲手改进这些陪伴航天员上天的航天器,是作为飞船工程师的无上荣耀。从2011年至今,十年间,飞船工程师团队零差错地保障了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6个型号的发射任务,累计进舱千余次。

【责任编辑:徐匆】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