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势增长的底气从何而来?
面对疫情大考,天马科技科学研判、提早应对,并以创新为支撑,稳扎稳打,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1.71%——
疫情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危机。但总部位于福清市上迳镇的福建天马科技集团,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8.22亿元,同比增长131.71%,二季度发展依然向好。
“疫情是危机,也带来机遇。此时扩大经营,成本更低。今年,我们在特种水产饲料、畜牧业、食品生产等多个板块齐发力。争取用一两年时间,营收取得更大突破。”天马科技集团董事长陈庆堂说。
天马科技的逆势增长,得益于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同时以创新驱动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突破国外技术壁垒,以更大底气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科学研判,大胆布局
近日,记者来到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正在布局成立100个事业部,以拓展国内市场。
“届时,北至渤海湾,南到北部湾,都有我们的销售网点。”谈起企业发展战略,董事长陈庆堂底气十足。
天马扩张的底气,来自于对行业趋势的研判和对疫情的良好应对。
“鱼类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目前全球捕捞量下降的背景下,养殖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特种水产饲料产品也拥有广阔前景。”陈庆堂说,疫情期间,通过政企合力,天马科技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今后发展争取了时机。
早在年初,天马就研判形势,及早谋划年后复工。除夕前开始筹备开工,有一半的员工留在福清。正月初二组织采购调运生产资料和抗疫物资,为后续生产扫清了障碍。
同时,福清市镇两级一方面帮助企业从全国各地接回员工,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企业运输正常。正月初七,天马实现复工,并开足马力生产。
各方合力之下,一季度,天马实现营收8.22亿元,同比增长131.71%。
除了全国横向布局,天马也在努力向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延伸。“链条越完整,抗风险能力就越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做全产业链的渔牧企业。”陈庆堂说,这一战略,并非盲目扩张,而是根据市场调研合理布局。
“我们主业之外涉足的猪和蛋鸡养殖、食品加工等,都有广阔的前景。以蛋鸡为例,福建市场年缺900万只蛋鸡,鸡蛋需要从省外调运。”陈庆堂说,“食品加工更是朝阳行业,目前在公司营收中占比约百分之十几。目前我们已拥有3个食品厂,并与天猫、京东等销售平台对接,争取加大这一板块的占比。”
据介绍,目前天马科技正构建集“原料贸易—饲料—养殖—动保服务—水产品及畜禽产品销售—食品终端”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继续引领行业发展风向。
技术支撑,打破壁垒
厚积薄发,才能跨越发展。天马科技的会客室中,一面奖牌墙,挂满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种荣誉证书及牌匾。
“这面墙,是我们三十年来追求自主创新、科技兴业理念的写照。”陈庆堂介绍,天马科技从成立之初,就坚定地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线,大兴人才战略,完善科研平台建设,目前已经拥有51项授权专利,主导、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0项。
天马科技所在的福清市,是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约有470家养鳗场,养殖面积达1.92万亩。早前,许多水产饲料高端技术都被国外垄断,鳗鱼饲料就是其中一项。解决水产饲料技术“卡脖子”问题,对福清乃至全国养鳗业,都意义重大。
“比如,过去养鳗业长期使用红虫为饵料,这种料会带来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代替红虫的配合饲料,技术被日本、韩国垄断。”陈庆堂说,从2002年开始,公司就致力于鳗鱼配合饲料的研发。
科研攻关,需要平台。2006年,天马科技与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此后,一大批技术平台相继成立——以两院院士为主任委员的科技委员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基地、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研究生培养基地、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的背后是人才支撑,我们实施人力资源‘一把手’和‘258’人才工程,还创新事业合伙人培养机制,推行‘权、责、利’新型管理模式。”陈庆堂介绍,人才机制理顺后,公司不断涌现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领军人物,为后续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2008年,玻璃鳗配合饲料产品研发成功。2011年10月,该公司制定的《玻璃鳗配合饲料》标准获得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二等奖。目前,天马科技的鳗鲡配合饲料产销量居世界首位,其品牌“健马”也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除了玻璃鳗配合饲料,企业研发的鳗鲡无公害系列膨化颗粒配合饲料,也填补了国内空白。大黄鱼中成鱼慢沉膨化颗粒配合饲料、种苗微粒子配合饲料等,都居于国内水产饲料行业先进水平。
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科研创新,让天马科技一直位列行业科技高地。该公司创办的中国鳗鱼网已成为目前国内鳗业最权威的平台,帮助养殖户把握市场动向,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吴旭涛)

- 18.3万例!全球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病例数再创新高(2020-06-23 07:16:11)
- 仓山探索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复苏“文体旅”(2020-06-23 00:04:15)
-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十九条”释放企业科创活力(2020-06-22 14:51:13)
- 厦工三重:延伸产品链 复工“加速度”(2020-06-22 10:04:23)
- 谋突破:外贸企业发力国内市场(2020-06-20 09:06:52)
- 第三届“创响福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2020-06-16 17:05:50)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