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携手抗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叶琛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各国只有携手合作,才能驱散病毒的阴霾,取得战“疫”的全面胜利。
4月12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中国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将抵达的CT设备转运到机房。新华社发
携手抗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月12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中国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将抵达的CT设备转运到机房。新华社发
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何有效调动全球资源,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力以赴做好本国防控工作的同时,促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对外抗疫援助,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经验,用实际行动为世界共同战胜疫情注入中国力量。在2020年6月17日举行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中再次重申“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
休戚与共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已不再是相对孤立的“小村庄”“小岛屿”状态。它们被联结在一起,呈现出“地球村”的大图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资本、物品、人员等的流动性不断加强,整个世界越来越发展成密切联系的共同体。基于对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面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确立人类文明走向的新航标,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更让各国深刻感受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疫情之中,人类不仅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我们从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和防控的数据与事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短时间内,病毒就在全球广泛传播。而在防控疫情的工作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靠一己之力就取得抗疫的最终成功。凡是疫情能够得到控制的国家,无不是通过携手合作,在获取大量理论和实物支持,并付出艰苦努力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的。因此,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命运比之前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强调的那样,“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病毒传播的全球化带来疫情防控的全球化,只有团结合作抗疫,才是人类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出路,才能尽快驱除病毒的阴霾,取得“战疫”的全面胜利。
同舟共济 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
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以人民至上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抗疫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中国在国内抗疫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各地、各区域要全方位携手合作,不计私利,顾全大局,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的链条。这一经验对于全球疫情防控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疫情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把一国之利凌驾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之上,要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团结协作,汇聚人类抗疫的合力。具体而言,在全球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国内部既需要纵向的统一与协调,又需要横向的配合与协作。国与国之间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建立国际联防联控网络,加强信息分享,共同对抗新冠肺炎病毒。
疫情当前,我们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国际互助精神,这不仅体现在口头,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实践中。几个月来,各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相互援助、相互支持。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许多国家为中国送上支持与援助,这其中就包括很多非洲国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当其他国家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国第一时间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受疫情影响的许多国家提供包括医疗物资在内的各方面援助。中国人民时刻铭记非洲各国的慰问和支持。疫情在非洲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驰援,同非洲人民坚定站在一起。中国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提供了大量援助物资,还派出医疗专家组协助当地抗疫。
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中提出,“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在此次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动,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同时,中国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率先惠及非洲国家。这些来自中国的援助,将为全球携手抗疫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科技携手 最大限度发挥抗疫合力
在疫情全球暴发的背景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反复强调:“这是一个讲科学、求团结的时刻。”在与病毒长期较量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战胜病毒最强有力的武器,国际间科技协作可以汇聚更加强大的抗疫合力。在全球高度互联互通的今天,面对发展迅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出国际合作倡议,希望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加速新冠肺炎相关疫苗、诊断和治疗工具的研发、生产和公平分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支持并加入这一倡议,科技携手,联合攻关,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抗疫过程中,中国信守承诺,第一时间与世界各国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信息,启动应急科研攻关,搭建数据和科研成果共享平台,在药物和疫苗研发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国还将宝贵的抗疫经验及时、无私地分享给各国,彰显了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携手抗疫,以科技手段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强决心。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一方面,要尊重科学,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客观探究新冠病毒的起源、特点和规律,摸清本轮疫情传播发展的完整链条,从技术层面化解疫情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要保持开放互助、同心抗疫的态度,齐心构建科研攻关合作体系,共同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研发,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早日取得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科研成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凝聚共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疫情与变化的世界》专题研究报告指出:“疫情对世界经济、安全和发展态势产生重大影响,将加速国际秩序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演变。全球化这一历史大势不会因疫情而终结,但其结构和内涵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受疫情影响,国际间交往受限,国际投资贸易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各国政府、企业、民众的安全焦虑感加深,一些国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抬头,给全球化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关于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曾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世界哪个国家,甚至是大国和大国联盟,也无法改变这一根本性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虽然也存在政治意志导致全球化出现短期逆转的情况,但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终会冲破这种阻力,推动全球化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全球化既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强大潮流。过往的发展表明,相通则互进,相闭则各退。维护全球化、推进全球化,才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正道。与此同时,各国也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本次疫情对全球化的冲击、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可能出现的新特征,并通过这一次危机重新审视当前全球化所存在的问题,团结携手,做好应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性的全球治理模式。本次疫情暴露出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比如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不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作等问题,凸显出全球化向前发展与全球治理滞后之间的矛盾。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支持国际组织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共同维护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此次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同非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支持世卫组织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更加充分地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发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专门机构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协同推进诸如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全球气候问题、自然环境问题等的共同治理,不断提升全球治理水平。
- 众说 | 排查整治动真格 拧紧房屋“安全阀”(2020-06-22 08:58:48)
- 福州早知道(6月22日)(2020-06-22 08:55:25)
- 闽清基层党员推进房屋安全隐患排查(2020-06-22 08:53:32)
- 马上就办!福建这样的故事案例,每天都在发生(2020-06-22 08:48:45)
- 消防出警遇堵 热心市民雨中狂奔三公里为消防车开道(2020-06-22 08:46:07)
- 看!日环食!(2020-06-22 08:44:36)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