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百年金淘书院现“完钱粮”石碑
碑记揭秘古人如何“交公粮”,部门启动修葺,未来将申报“国保”
泉州网10月10日讯(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林志成 文/图)南安市金淘镇虎橱山的半山腰,一座古色古香的金淘书院矗立了一百四十余载。近日,在书院内偶然发现两方清代石碑,其中一方清光绪“完钱粮”石碑颇为罕见,见证了中国古代粮税制度;另一方“重修南安桥”石碑,则让文史工作者疑惑:“南安桥”今安在?
这方清光绪“完钱粮”石碑颇为罕见,见证了古代粮税制度。
“完钱粮”碑记 揭秘古人如何“交公粮”
红砖黑瓦,石柱素梁,眼前的金淘书院古色古香,这里曾是泉州地区的重点学府,泉州中学、侨光中学均在此办过学。
“侨光中学的校友回忆,他们读书时听闻书院有两块石碑,但都不知道在哪里。”金淘镇副镇长林志成说,大约一个月前,工作人员在书院角落的土堆里,发现了这两方石碑。在初步请教文史专家后,大伙意识到碑记具有重要价值,于是镇里给石碑装上底座,清洗一番,又拓印加以保护。
昨日,泉州市文管所原主任、文博研究员黄真真闻讯赶来一睹石碑真容,很快她断定:“这是泉州发现的第三方‘完钱粮’碑记,在民间较为罕见!”据悉,前两方类似石碑,于20世纪90年代在南安水头发现。
这是一方清光绪戊寅年(公元1878年),由“南邑十四都”的谢友仁和一众乡绅耆耄共同立下的石碑,碑文则详细刻录着“完钱粮”的细则,如“每完地丁钱粮银一两”,还声明“如有违抗拖延亦予严拏究办”。换句话说,这则碑文告知众乡邻如何“交公粮”。
在中国古代,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纳钱纳粮合称为“钱粮”,钱粮相当于古代赋税的代名词。黄真真认为,这一石碑内容相当于“完钱粮”,碑文记录如何征收粮税,还写明地方官员不可“多索”,即不可假公济私、中饱私囊。
黄真真介绍,“完钱粮”碑记具有两大价值,一是“证史”,见证了古代泉州民间粮税制度;一是“补史”,尤其是对地方官员的告诫,具有重要意义。
- 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组建50周年 纪念林石碑落成(2019-09-08 08:53:42)
- 漳州古城北门挖出清朝石碑 或与太古桥有关具文物价值(2016-12-13 10:41:54)
- 泉州一市民翻修厨房发现石碑 疑为明代流传至今(2016-11-23 09:00:13)
- 文天祥题字石碑“落难”长乐田野 村民盼善加保护(2016-10-14 08:47:33)
- 成都龙泉山七旬老人守护千年石碑48年(2016-09-19 09:21:07)
- 安溪发现“梦神泉”石碑 少年李光地获武僧解救(2016-07-04 09:38:13)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