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亲生子女,却有700多个孩子喊他“阿爸”!
“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7月23日,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寄语。
那么,
你知道福建宁德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吗?
他十几岁就随军南下,
把他乡变故乡。
他没有亲生儿女,
却在二十多年间资助了700多名贫困学子,
被孩子们亲热地称为“阿爸”。
他六十多年如一日地奉献,
去世前1小时,
还带病为小学生义务宣讲红色故事。
他的离世,
引发了全城悼念。
他,就是志愿者“阿爸”王华秋。
王华秋,1933年出生北京,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青年干部大队南下福建,1960年5月入党,1972年复员后任宁德地区少年体育学校校长,1991年10月离休,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少花一点,
就可以多帮助一个贫困生。”
王华秋的家,
是孩子们最眷恋的“青春驿站”。
他免费让孩子们借住,
教他们读书、唱歌、跳舞。
在这个仅90多平方米的家里,
他送走一批孩子,
又领回来一批孩子,
最多的时候住过11名学生。
为了这些学生,
王华秋将自己并不宽裕的离休金倾囊而出。
1954年起,王华秋先后担任过二十所大、中、小学的校外志愿辅导员;从他离休之后的每年清明节,他都应邀在烈士墓前给大、中专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05年,他发起组织了离退休老同志“晚晴”关心青少年服务队、“晚晴”歌咏报告团和市、区各院校“同心圆志愿服务队”……
“人活着,总要为社会做点事儿。
只要社会上有人记得我,
需要我帮忙,
我就满足了。”
从部队到地方,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老人,
从“华秋叔叔”到“华叔”“华伯”,
最后到“老爸”“阿爸”,
王华秋凭着对孩子、对社会、对国家的
一颗爱心,
燃烧青春,奉献自己。
“阿爸”给接受过帮助的孩子们规定了“两不提、四不准”:不提感恩,感恩只能感恩党;不提回报,要回报应当回报人民;将来归来看他,不准带钱来、不准带衣服来、不准带烟酒来、不准带补品来。有爱就有一切,王华秋的言传身教,播撒下了爱的种子,孩子们踏着他的足迹,让爱走的更远。
2016年11月23日下午2时许,
王华秋老人应邀前往蕉城区五小授课。
虽然此前他的身体状态一直不好,
但他仍然坚持去为孩子们讲红色故事。
不幸的是,
他在返程途中突发疾病去世。
“我非宁德本地人,久居宁德七宝地。
生爱宁德山水人,死后不离宁德去。
遗体捐赠寻常事,骨架卫校永站立。”
王华秋在80岁生日时,
写下这首“遗愿诗”。
遵照他的遗愿,
他的家人将其遗体捐赠给
闽东卫生学校用于医学教学研究,
这是闽东首例遗体捐赠。
“阿爸”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他的志愿服务。
“岂能尽如人意,知足长乐;
但求无愧我心,奉献余生。”
王华秋写在家门口上的自撰联
述说了他的一生。
王华秋老人将他一生所有的能量
化作爱与光,
洒满了宁川大地。
为延续王华秋的爱心,2017年6月,他的家人提议,以其丧葬和抚恤家属的费用16万多元为基础,设立“宁德市关心下一代王华秋扶困助学金”,用于资助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
“让大爱走遍宁川大地,
走遍五湖四海。
我们想对您说:
“您,并没有远去……”
“阿爸”精神,将永远延续。
- 仓山举办爱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2019-08-16 07:39:34)
- 小手工 暖人心(2019-08-15 08:13:48)
- 福州市首个24小时志愿服务驿站启用(2019-07-12 07:40:11)
- 钱宏伟志愿服务工作室入驻社区(2019-07-02 07:52:42)
- “薪火”党建联盟纪念建党98周年暨“八闽第一站”志愿服务活动举行(2019-07-01 15:43:49)
- 台江展示优秀志愿服务 还有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义卖等(2019-06-29 08:16:26)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