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新版《福州古厝》更精美更厚重

编辑与读者分享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2019-07-22 10:08:37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顾伟 杨勇
  

新版《福州古厝》更精美更厚重

《福州古厝》编辑、卢美松和主持人与读者交流。记者 杨勇/摄

  记者 顾伟/文

  19日晚,大梦书屋西湖店二楼座无虚席,新近再版的《福州古厝》还带着墨香就与读者见面了。该书编辑黄须友、田成海、陈稚瑶、连天雄和著名文史专家卢美松一起,与书友分享了这本书的幕后故事。本次活动是2019“宜夏”榕城文化艺术季中福州首届市民艺术马拉松的一场重头戏。

  记者在现场翻阅新版的《福州古厝》,发现原有的32K本变成了小16K本,纸张档次提升了,照片清晰了,文字编排宽松了,整本书更厚重了。

  作者跑遍了福州山山水水

  200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福州民俗文化丛书”,《福州古厝》是其中一本。担任《福州古厝》一书责任编辑的黄须友介绍说:“《福州古厝》是图文版的,随文配有许多照片。为备齐这些照片,作者曾意丹跑遍了福州的山山水水。有时为了更换一张照片,他会特意再去某地一趟。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用的是胶卷拍摄,成本高,且无法现场鉴别拍摄效果。他往往将胶卷内的照片一张张冲洗出来,鉴别一下照片质量,能用的便一张张标明排在哪个章节哪个位置。这是个细致活,容不得一丝差错。”

  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许多内容随时需要作者确认,曾意丹常常要往出版社跑。黄须友回忆说:“有一次,曾意丹到出版社比较迟了,我便和他一起到楼下卤面店简单吃碗面条,然后加班工作。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他对福州的坊巷村寨、祠堂碑亭、名人故居、寺院宫观、桥梁驿路非常熟悉,时不时还能说上几段古厝背后的典故。”

  修订校对是项繁重工作

  编辑连天雄提到,第一版《福州古厝》的封面用的是南后街衣锦坊一侧董执谊故居的后花厅照片,由于分辨率低,这回重版领导希望能够重拍一张照片,这任务落到他身上。

  董执谊故居目前是私人房子,没有对外开放。连天雄等人现场考察后,发现经过17年的岁月,董执谊的故居已有变化,原先图中的石墩已被移位了。经过多方打听,连天雄找到了那个石墩,亲自将它复位。今年6月中旬福州阴雨绵绵,为了找到一个适宜的拍摄日子,连天雄那些天天天看天气预报,终于在一个黄梅天的傍晚,抓拍到这张照片。现在读者看到的《福州古厝》再版封面照片,不仅是神似而且达到了形似。

  编辑田成海说:“一本15万字的书有4位责任编辑,这在省人民出版社的历史上是少见的。大家用了近20天的时间对《福州古厝》中的文字和照片重新梳理了一遍,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对书中的每段文字和照片进行了一一校对,力争少留遗憾。在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作者书中提到的古厝除了少量几处因火灾等原因已不存在,基本上都保留完整,说明福州对于古厝的保护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

  保护古厝是为了留住根

  作为曾意丹北大历史系的老同学和当年“福州民俗文化丛书”的编委,福建省文史馆前馆长卢美松认为:“今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前,《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习近平同志《〈福州古厝〉序》一文,对于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自然遗产很有意义。保护好古厝实际是留住了我们的根,没有根的文化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文化,只有留住了根才能留住魂。福州的文物古迹相当多,土壤非常肥沃,有关方面要学会播种学会扶持,才能让我们的根更强大,才能长出文化的果实。”

  在此次“编辑说书”活动的最后,卢美松和《福州古厝》的几位编辑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作者曾意丹说过的一段话:“一座名城犹如一本厚书,书中蕴藏着大量知识,记录了历史,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就是书中不同的页码。如果撕掉了页码就意味着毁掉了许多知识,割断了城市的历史。一座城市应尽可能地保护不同时代遗留下来的有代表性、有意义的建筑。愈是古建筑,它所经历的沧桑岁月愈长,所贮存的知识量就愈大。”

【责任编辑:肖远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