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祥:“让百姓富起来是我的责任”
原标题:王伯祥:“让百姓富起来是我的责任”
1986年,43岁的王伯祥从山东寿光县委副书记上任县委书记。回忆起当时的感受,王伯祥直言:“当时真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感觉担子很重,担心干不好。”然而,满怀忐忑的王伯祥,在5年4个月的任期内,却让近百万寿光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当时,寿光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然而如何让寿光富起来、让人民有钱花?通过对寿光当时实际情况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洞察,王伯祥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南部主要发展蔬菜,北部进行养虾、晒盐、种棉花,始终不懈抓企业。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要抓很多方面,但在符合当地情况、能让百姓受益的产业方面,就要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抓出成效后就能致富。”王伯祥说。
然而,经济发展这件事真正做起来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寿光北部地区是成片的盐碱地,想要实现大开发,工程量非常大,需要20万人齐上阵,这对于当时的寿光来说难度很大。困难没有让王伯祥退缩,通过不断号召,在1987年10月,来自寿光各地的20万百姓开着拖拉机、推土机等各类工具,顶着寒风、冒着阴雨,纷纷前往北大洼安营扎寨,共同开发寿北。
在寿光北部大开发的45天期间,王伯祥一直住在工地上一个放牛老人的草棚里。“战斗人员不离战场,指挥员更不能离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能考虑个人得失,要更多地为老百姓着想。”
1983年,寿光的大白菜产量过剩,近五千万斤白菜卖不出去。一天下班后,王伯祥看到一位守着一车卖不出去菜的老人在独自流泪,便掏出20多元钱把一车白菜买回了家,全家人因此吃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大白菜。这件事给王伯祥的触动非常大,他决定要给农民的蔬菜找一条好的销售路径。
于是,一个占地20多亩的蔬菜批发市场在临近胜利油田不远的圣城街道九巷村建立起来。然而,随着前来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连市场边的公路上都挤满了各种参与买卖蔬菜的人群和车辆,占道问题非常严重,经常是两三个小时都无法穿行。
“想进的人进不来,想出的人出不去,严重影响了交通,也导致大家都很焦躁,电话便打到了我这里。所以扩大交易场地势在必行,后来通过多方协调,我们便把市场扩大到了150亩。”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寿光广泛建起来后,九巷市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王伯祥都想不到的是,后来这个市场在搬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后,每年的交易额竟近100亿元。
1989年,三元朱村的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取得成功后,王伯祥找到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希望他能把大棚向全县推广。“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全县乃至全国的农民能够过上好日子才是我们的目标。”
王伯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仅担任组长在全县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还亲自去田间地头,给各家各户做工作。后来,王伯祥和王乐义跑遍寿光22个乡镇进行大棚推广,到王伯祥卸任寿光县委书记时,寿光全县已经建了33万多个蔬菜大棚。
“虽然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资金等各方面的困难,但我当时作为县委书记,让百姓富起来、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就是我的责任。所以,面对众多问题和困难时,我也没有想太多,就是一切为了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这种观念,再多的难题也总能想出解决办法。”
当谈及去年12月获得“改革先锋”称号时,王伯祥谦逊地说:“我只是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没想到能收获这么大的肯定,今后我会加倍珍惜荣誉,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已退休多年,但76岁的王伯祥依然保持着务实清廉的作风,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榜样作用。
(记者 赵秋丽 冯帆)
- 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86岁仍然“在状态”(2019-07-04 17:01:27)
- 郁全和:农村改革四十载 换着“金点子”装满村民的“钱袋子”(2019-07-04 16:57:24)
- 大山里的“背篓书记”(2019-07-04 16:44:35)
- “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辈子值了”(2019-07-04 16:42:54)
- 山村箍桶匠58年的坚守:哪怕传不下来也要留个念想(2019-06-25 10:44:32)
- 大山深处的小学老师:39年来培养200位学生走出大山(2019-06-17 15:38:58)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