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声音的力量——盲童世界里也有光亮

2019-05-19 16:02: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哈尔滨5月19日电 题:声音的力量——盲童世界里也有光亮

  新华社记者管建涛、何山、杨思琪

  有一种生命,困于黑暗;

  有一种声音,点燃希望。

  在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阅读声、陶笛声、讲课声……声声相续,从未止息。这些来自志愿者的声音,帮助50多名盲童获取新知,亲近艺术,追逐梦想。他们当中,有的登上舞台,有的考入大学,有的重拾生活的勇气。

  虽然“视界”无光,但他们的世界充满光亮。

  我用耳朵找到光亮

  声音,是盲童和外界沟通最重要的渠道。在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声音尤其珍贵。

  小瑞童,今年9岁,先天失明。每周四下午,她都会早早站在三楼阅读室门口,等待即将开始的绘本阅读课。

  “同学们好!”一声问候传来。

  “任老师好!”小瑞童和她的20多个伙伴准确喊出了今天的讲课老师——任丽群。她是爱心团体“耕读绘”的一名志愿者。

  由于盲文书籍数量有限,一些盲童摸读速度不高,这些志愿者便利用活动课时间,为孩子们诵读绘本。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读到这句,任丽群便停下来,拿出准备好的毛绒玩具,一一发给孩子。

  “这就是软绵绵的感觉。”长颈鹿、天线宝宝、小白熊……孩子们拿在手里,贴在脸上,仔细抚摸。

  课间,一首《天空之城》传来,悠扬婉转。循着曲声,推开一间教室的门,一个瘦高男孩站在教室一角,吹奏陶笛,面向窗外“凝望”……

  这个男孩叫邹新宇,初二学生,双目失明。一向寡言的他,只要拿起陶笛,笑意就会浮上面庞。这首曲子是他前几天跟着“神笛”马良老师新学的。

  马良是一位陶笛爱好者,一个偶然机会了解到,特教学校没有陶笛课,便萌生了教孩子们吹陶笛的想法。

  “去年春天上第一节课,来了二、三十个学生,后来又增加到七八十个,课堂不得不从教室搬到了食堂。”马良有些遗憾,一个人实在教不了这么多学生,最后只留下25个。

  课间、午休,甚至放学以后,校园里经常传来陶笛声。“有些孩子很内向,不愿多说话,音乐成了他们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马良说。

  与平日的喧闹相比,周末的校园安静得多。但在一些高年级教室,经常传出一些讲课声……

  “被录取了!”十年前视力下降那天起,马爽就没想过,自己能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再过几个月,她将进入山东一所医学院学习。

  她把好消息最先告诉了“姐姐”崔靖宛。崔靖宛是东北农业大学助残支教志愿者协会的大三学生。三年来,她一直给马爽补习化学。在马爽看来,“姐姐”的讲课声,是她冲刺高考路上的向导。

  “盲童基础薄,学习比较吃力。周末,不少盲童跟着大学生志愿者多学些知识,既是课内学习的补充,也是不可多得的陪伴。”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盲部教学主任尹英说。

  “虽然‘视界’无光,但我们用耳朵找到了光亮。”马爽说。

  黑暗中,那最美的声音

  阅读声、陶笛声、讲课声……这些声音不似洪钟震耳,不曾惊天动地,却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从东北农业大学到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要乘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往返就是三个小时,大一学生王珏和她的同伴风雨无阻。

  20岁的王丹看不见汉字,小她8个月的王珏读不懂盲文。讲课,全凭一张嘴。

  辅导盲文题时,王丹先把题目摸读出来,念给王珏。王珏记录下来,再把解题思路讲给王丹,王丹边听边记。

  有时,两个小时一堂课,只够讲几道阅读题。王珏说:“慢,不怕,只要能让她多学一点,我就一直教下去。”

  相比高年级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低年级的阅读显得轻松许多。但如何选绘本,设计什么问题,怎么和孩子互动……成为“耕读绘”志愿者们最挂心的事。

  在课堂上,读到舒缓处,他们放慢语速;读到激动处,他们声调高扬。随着声音起伏,孩子们或神情紧张,或皱起眉头,或面露喜色,或骤然忧伤……他们喜欢,并且陶醉。

  慢慢地,“耕读绘”形成了默契——树伟老师讲绘本故事,马澜老师讲儿童文学,秋菊老师讲国学经典……每堂课都来两三名志愿者,他们从未缺席。

  这边,读书声未落;那边,陶笛声又起。

  “要把孩子的手指分别放在每个气孔上,告诉他们每个指法代表的音符。一个音高,要唱十遍、二十遍,他们才能记住。”马良说。

  刚学陶笛时,孩子们遇到不懂的地方,不愿开口问,马良很头疼。但他没想到,一旦入门,他们竟然学得很快。同一首曲子,普通孩子要学两节课,他们一节课就能吹下来。

  因为“杰出”的表现,邹新宇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马良珍藏多年的限量版陶笛。他把陶笛挂在胸前,当成自己最贴心的宝贝。

  不久前的一次“为爱献声”主题活动上,邹新宇和同学一起受邀参加了表演。

  “这些孩子身上有闪光的天赋,是上天为他们打开的另一个世界。”马良说。

【责任编辑:陈颖】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