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作息成潜规则? 超负荷加班的职场无奈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9日电 题: “996”作息成潜规则? 超负荷加班的职场无奈
作者:张尼
深夜的写字楼,每一盏灯都有一个加班的故事。
北京的中关村、金宝街、国贸、西三旗……装点夜景的大楼,星星点点,记录着这座城市加班者的日常。
加班,这个让上班族怨念而无奈的词汇,却越发成为一些行业的常态。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班6天,加班的人群中,有一种模式被称为“996”。
他们也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忙?
11月22日,22时左右,中关村丹棱街附近的写字楼依旧亮着灯。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疯狂的加班楼
晚上10点后,中关村丹棱街附近的购物中心人流渐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相邻的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大楼内,码农们还在对着电脑屏幕做一天中的“最后冲刺”。
直到夜深人静,他们才陆续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出格子间,钻进出租车,四散回自己的住处。
35岁的李畔就是这支加班大军中的一员。
研究生毕业后,他就加入了码农的队伍,先后换过4家企业,坐标都在中关村、西三旗这样的IT企业聚集地,但不变的是“996”工作模式。
李畔从来不用经受北京晚高峰的蹂躏——那个时间段,他还捧着外卖在自己的工位上找bug。
他不用担心下班晚打不到车,因为深夜时分,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们都喜欢在这片加班重灾区徘徊抢单。
同样是深夜11点,在东城区一家外资咨询公司工作的林睿在最后核对数据,电脑的办公系统上,还亮着一串头像。
每当这时,他都要强迫自己驱散困意,提高效率,避免成为办公室里最后一个走的“倒霉蛋”。
入职两年,这个1995年出生的男孩从来没空玩抖音、没时间追剧,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早点回家睡个好觉。
但往往这样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通常,林睿回到位于房山的家时,已经是12点后。
来不及看微信、刷微博,到家后的林睿会迅速洗漱完毕,然后倒在床上入睡。过不了几个小时,他又要应付新一天的工作。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