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内蒙古耄耋非遗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2018-07-02 11:1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内蒙古耄耋非遗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图为非遗传承人曹纳木。 受访者供图 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2日电 题:内蒙古耄耋非遗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作者 张林虎 武文玲

  “以前的日子是论天过,现在是论秒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就是没那么多时间了。”7月2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曹纳木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鄂托克前旗见到曹纳木时,他正忙着整理、翻译鄂尔多斯民歌。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曹纳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

内蒙古耄耋非遗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图为曹纳木(左前一)介绍鄂尔多斯婚礼布偶。 受访者供图 摄

  曹纳木与鄂尔多斯婚礼结缘,和他从事鄂尔多斯婚礼主持的父亲有关。在曹纳木的印象里,在六七岁时就参加过一些蒙古族传统婚礼。“当时什么也不懂,只是觉得很有趣,听到有祝颂人在祝颂我也会跟着念。”曹纳木说,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后来他经常在别人的婚礼上“跑腿儿”,这也拉近了他与鄂尔多斯婚礼的距离。

  1953年,曹纳木结婚时采用的就是传统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从那时开始,他对鄂尔多斯婚礼礼俗及民间歌曲、舞蹈、祝颂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2006年5月20日,鄂尔多斯婚礼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更多的人知道鄂尔多斯婚礼、了解婚礼文化并传承下去是曹纳木一生的心愿。“鄂尔多斯婚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让它中断。”曹纳木如是说。

  在曹纳木看来,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结晶,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被广为传颂。

  曹纳木告诉记者,鄂尔多斯婚礼一般要持续两至三天,有一套独特而严格的程序,包括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既隆重又热烈,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文化品味。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