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绿色,经济发展的唯一选项

2018-06-19 08:34:56  来源:福建日报
  

  2016年6月,福建被确立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两年来,福建埋头深耕,积极探索,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的有机统一。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福林贷”林业小额担保贷款……随着一批改革落地生根,清新福建持续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高颜值”。2017年,在降水量同比减少39%、主要江河径流量同比减少47%的情况下,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5.8%;九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6.2%,PM2.5年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2%;森林覆盖率65.95%,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站在新的起点,如何汇聚绿色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在18日举行的2018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和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献言献策。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现在很多乡村开发旅游,市民纷纷去农村体验民宿,这就是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所带来的变化。如,福州闽侯古村居,通过维修改造发展旅游和民宿,不仅拯救了差点毁灭的古村落,还成为“网红”旅游景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延伸,是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向农村污染宣战,加大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力度,同时运用市场之手,制定实施培育发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镇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PPP工程包实施方案,吸引社会资本以PPP等模式,对镇村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全省推出129个农村污水垃圾市场化治理项目。目前全省所有乡镇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系统,78%的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5%的建制村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约6000个建制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永春县以治水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推动绿色崛起。”永春县常务副县长余金南介绍。

  2011年以来,永春从生态保护任务最为繁重的桃溪入手,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历时3年、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大会战。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永春启动实施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建设,逐步将桃溪流域建设成为集环境友好型工业、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和“慢生活”旅游经济为一体的产业高效生态宜居的生态经济试验区。如今的永春,主题小镇、特色民宿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生态好牌打出生态好局,仅仅旅游收入就由2012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6亿元。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