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育达科技大学副教授王远嘉接受专访
船政学堂的创新教育体制经世致用
王远嘉对 “船政与科技创新” 非常有兴趣。
福州新闻网6月8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管澍/文 杨勇/摄)“我对这次的主题‘船政与科技创新’非常有兴趣。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和尝试从体制上如何培养学生,而150年前的船政学堂给了我许多启示。”昨日,台湾育达科技大学副教授王远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王远嘉表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国与大国较劲的关键在于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从深层次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提升教育体制的创新能力,就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育最大的功效就是让人有无限的可能性,船政学堂则赋予了学生在人生中转换跑道的可能性。”王远嘉说,船政学堂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并没有把学生当作单纯的技术人员,而是在教授造船技术的同时,也教授外国语言、西方艺术等,所以不少学生从船政学堂毕业以后,到海外继续深造,成了外交家、文学家、思想家,创新教育给了学生们无限的可能性。
王远嘉说,船政学堂的前学堂,学制造,培养造船工程师,因此学习法语;后学堂学操作管理,培养海军管理人才,因此学习英语。
“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在今天,‘国际移动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你今天在新加坡工作,明天就可以很快适应在新西兰的工作。”王远嘉告诉记者,船政学堂让学生们接受了类似现在的高中教育的学习后再出国留学,增强了他们的成长性和接轨性,产生了很多人才。所以,福建在船政之后涌现了一大批著名学者,这和船政的创新教育不无关系。
工匠精神是当今高度工业化的原始动力来源。“德国的4.0、中国制造2025都需要工匠精神,只有做到精致、细密,中国才能更富更强。”王远嘉向记者分享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单纯的流水线出不来工匠的作品,因为工匠精神需要个人的艺术创作,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教育,即教育体制、教育人才和教育的空间环境。
船政学堂在150年前就提出“厂校合体”的办学体制,体现职业教育在理论、操作、劳动三方面的整合,是产学合作的教育形式。学生在学习和操作的同时,还需要劳动,在这方面能够做到精细化,就体现了工匠精神。因此,船政学堂的创新教育体制经世致用。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