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专家把脉“汶川答卷”: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2018-05-10 17:0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5月10日电(记者 贺劭清)由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四川省减灾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10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围绕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成绩、防灾减灾实践等展开研讨。

专家把脉“汶川答卷”: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5月10日,第九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的防灾减灾领域专家、学者和灾害管理人员200余人参加。论坛围绕汶川特大地震10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应用与产业发展、科普宣传教育等话题展开了研讨。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灾后重建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汶川地震灾区近十年取得的成绩足以说明,通过构建重新发展的模式,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表示,四川在恢复重建中除害兴利并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对灾害的制度体系和防灾减灾预案。

  十年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据统计,2017年39个重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27亿元(人民币,下同),是震前的3.2倍;灾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

  史培军指出,汶川地震灾区在重建时抓住了对口援建的机会,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将科学发展和恢复重建相整合,走出一条化危为机、崛起危难的科学发展之路。今后四川还应当加大减灾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中国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说,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国防灾减灾工作与时俱进,完成了从举国救灾到举国减灾的转变,完成了从应对单一灾种到综合减灾的转变,国际合作、应急资源统筹协调能力等也得到提高。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看来,汶川灾后救援与重建创造了全方位、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奇迹,但也存在灾种分割与部门分割导致信息分割、社会力量缺乏有效协同等不足,而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将结束长期制约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传统灾种分割管理格局。

  “除了应急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灾减灾保障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崔鹏建议,今后可以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从灾害全过程入手,构建流域综合防灾减灾机制与模式,提高减灾效率。(完)

【责任编辑:林玮佳】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