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陈辉:和机器对话的工作狂
“这个地方电阻大小不对,你用并联再试试。”在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维修间,建材设备部维修二大组作业长陈辉,不时给前来咨询的电工提出意见。
进厂31年,陈辉一直从事生产设备维修工作。作为一名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他始终走在技术前沿,为完成车间各项设备改造,提高设备生产效率,提升设备维修团队维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把技术学在人前,是他工作出色的秘诀。1987年,21岁的他刚从技校毕业进入南平铝业工作,就遇见让他犯难的事。“当时,厂里进口了一条生产线,器材操作的说明书是英文,无法立即上手。”为了给日后维修打基础,他必须熟练掌握生产线的操作。于是,在老师傅的帮助下,他对照图纸中的按键形状逐个研究,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把操作摸透。
吃一堑长一智,他开始在工作中自学新技能。进口流水线安装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没学过编程的他接触到机器后,迫不及待地去图书馆找来编程类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肯钻研的劲,陈辉在设备维护上思路领先,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当别人还在摸索时,他已经可以运用编程技术,针对进口设备在运作过程中的不足,实施改造方案。
他的维修班组所负责的表面部氧化着色生产线是1994年进口的一条生产线,原装的双速电机在行车运行过程中总会出现顿挫,喷涂铝材运行停顿就会前后甩动,十分危险,原装备用电机容易烧毁,一年要损耗五六个。然而,进口设备不单卖配件,全套购买要十几万元。“行车在流水线中有很强的即时性,一旦一部车损坏,整条线都要停产。”他说,2016年之前,由于设备故障率高,整条流水线开机率最高只能达80%。为了改善机器运行环境,减少损耗,2016年他决定试水改造一台行车,并把不适用的配件全更换为国产配件。在第一台国产化行车验收合格后,2017年生产线内行车全实现改造,每年可为工厂节省五六十万元的器材费用。2017年,他所管辖片区内的设备开机率达98%,成为公司创建精细化管理班组的学习案例。
三十年如一日,陈辉始终坚守在维修一线。“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打电话向作业长求救,他都会随叫随到,不处理完不休息。”班组电工陈年丰说,有一次他在夜班时行车发生故障,却一直检查不出原因,情急之下,打通陈辉的电话,陈辉立马披着衣服跑回工厂。作为班组的主心骨,陈辉的休息时间也基本都在接听维修咨询电话中度过。“家人曾开玩笑,让我干脆把床搬到电话旁边去。”陈辉笑着说,“其实,不是只有我一人这么辛苦,厂里所有的员工都是这样过来的。”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