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省会“后花园”长出金娃娃
嵩口春宴引客来。 黄文冰 摄
生态美还得让农民富
记者:春色怡人,永泰各景点游人如织,不少旅游项目在建设之中,永泰的旅游业与乡村振兴有什么关系?
陈斌:永泰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由于靠近省会福州,位于“省会半小时经济圈”,境内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被誉为省会福州的“后花园”。“后花园”要在保持良好生态的前提下,让它长出金娃娃,让农民富起来。这样,我们的生态、区位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激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其中旅游业对其他产业带动力强,对农民增收和提高文明素质、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作为永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记者:旅游业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永泰怎么做?
陈斌:目前,我们已经有4家4A级景区,数百个乡村旅游点,形成众星拱月态势,可以满足游客多层面需求。我们强化旅游品牌建设,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我们积极实施“旅游+”,去年以来成功举办第六届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首届大青云越野赛、福州永泰半程马拉松赛等国际旅游赛事和国际温泉旅游节、世界华文媒体永泰行等活动,探索融合发展路子。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806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7%和28.3%。把旅游、生态与扶贫结合起来,农民可以从土地流转、销售农副产品、开设农家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蜜蜂养殖等方面获得收益,加快脱贫步伐。
实践证明,永泰有条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引擎,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旅游如何提升发展水平?
陈斌:我们将积极探索全域旅游新模式,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统筹兼顾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红利,让百姓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一是根据各村特色和发展基础,逐村明确发展方向和主体业态,因地制宜谋划30个特色产业主题村,包括民宿村、青梅村、茶山村、竹山村等,形成“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多元化”的“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格局,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
二是利用全县拥有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中国传统村落、45个省级传统村落、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52座保存较好的庄寨等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并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体验乡村文化。
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措施,出台永泰县农村闲置房屋使用权流转指导意见,支持城市资本有序下乡,发展民宿、酒店、康养、研学旅行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把农村建设成花园、果园、乐园。
四是策划融民俗体验、乡村度假、田园农耕、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举办嵩口“春宴”、盖洋李果采摘节、大地采摘节、农神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创新乡村旅游业态,创造乡村旅游精品,提升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对生态资源开发,如果保护不力、开发过度,将造成资源不可挽回的损失。
陈斌:绿色是永泰的底色,生态是永泰最大的优势。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转、管、改”并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清新福建·自然永泰”的生态名片擦亮。
建,就是启动、建好大樟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治理及开发利用综合试验区和大樟溪生态旅游经济走廊带,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转,就是大力发展信息自动化、清洁能源、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管,就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深化“河长制”“湖长制”“路长制”“库长制”,守住生态红线,防止水土流失。
改,就是通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林业碳汇交易、大樟溪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等改革措施,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记者: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委、政府该如何推动这项发展战略的实施?
陈斌:面对乡村振兴这一重大任务,我们要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发展平台,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创新组织保障机制。就是要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当好“施工队长”;让农口干部全部进山、下乡、入村服务。近些年,我们在精准扶贫中形成县乡村联动的大格局,取得良好成效,眼下可将这种机制运用于乡村振兴中。
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围绕品种引进、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发展品牌、生态、数字、体验、立体循环农业,举办农特产品博览会,搭建交易平台,把李果、青梅、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创新三产融合机制。促进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重点做好“农旅双链”文章,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小镇、田园综合体、市民农庄、家庭农场、农业公园等项目建设,实现旅游和现代农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创新人才建设机制。发挥好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作用,出台扶持十万市民下樟溪优惠政策,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青年返乡、企业兴乡,实现经济和人口的导流,让更多游客走进来,让更多传统农民和现代农民留下来。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