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永载史册的英雄画像
“写封信给黄继光,听我们的誓言在回荡。告诉他我们和他一样,挺起了军人的胸膛。一样爱祖国和家乡,一样筑铁壁与铜墙。”在黄继光烈士牺牲60多年后的今天,一位年轻的空降兵战士写下了这段歌词。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是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依然被人民铭记。
刘胡兰就义(油画)冯法祀
——一头短发的刘胡兰,昂首屹立,在敌人的铡刀面前毫无惧色;
——高举炸药包的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拉燃了导火索;
——一跃而起的黄继光,面对地堡中喷射出的火舌,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枪眼;
——烈火灼烧中的邱少云,为避免暴露目标纹丝不动,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
许多人记忆中的这些英雄形象,并非来自照片,而是缘于美术家的创作。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一些烈士生前没有留下照片,烈士的形象常常是由美术家根据亲人、战友的描述或者相关资料而绘制的。
八女投江(中国画)王盛烈
文艺理论家、雕塑家王朝闻的圆雕《刘胡兰像》将英雄形象定格于就义前的时刻,着力表现刘胡兰为了信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代表作。由于刘胡兰生前没有照片,为了创作好这一作品,王朝闻曾找到刘胡兰的继母胡文秀,请胡文秀详细介绍刘胡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他按照自己的艺术主张,以庄严和如归的乐观态度来描绘英雄的死,牺牲精神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冯法祀创作的油画《刘胡兰就义》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绘写英雄的经典之作,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据《红画往事》一书介绍,创作选题确定之后,当时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的冯法祀来到烈士故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现场采访和写生。白天,他在烈士就义现场采风;晚上,他找到刘胡兰的家人和相关当事人了解情况。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作,这幅气势恢宏的巨作终于在1957年得以完成。在创作过程中,冯法祀吸收了欧洲画家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分组造型的构图方式表现众多的人物和宏大的场景,身着深色棉衣的刘胡兰与两边的匪兵所构成的人物组合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相拥的刘胡兰母亲、妹妹是画面中色彩最鲜明的部分,她们的姿态神情与刘胡兰的镇定凛然形成对比和呼应,主人公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邱少云(油画)孙国歧
特级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后,其所在部队尽了很大努力也未找到一张他的照片。1953年,青年画家陈兴华到朝鲜战场体验生活时,按照大家的建议,到黄继光所在团找了十几个和黄继光有相似之处的战士,请黄继光生前的战友指点,看哪个战士的五官像黄继光就画下来,经过逐一比照、反复修正,终于完成了黄继光画像,并得到了黄继光母亲邓芳芝的认可。在这之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郭振和接到了为黄继光做雕塑的任务。部队请来了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与郭振和同吃同住,为雕像创作提供意见和形象参照。黄继光雕像做成后,郭振和又请黄继光的母亲提意见。经过几次修改,终于完成了创作。雷锋当年看到黄继光塑像的照片后,特意从画报上剪下贴在日记本上,并写下了向黄继光学习的誓言。
在塑造英雄群像的美术作品中,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两部作品颇具代表性。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创作于1959年,取材于抗日战争中晋察冀军区五位八路军战士的英雄事迹。1941年9月,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与日军血战,弹药打尽,砸毁枪支,从棋盘陀峰顶集体跳崖。詹建俊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他深入狼牙山山区考察写生,走访当年跳崖的幸存者葛振林,最终以象征性手法使作品达到了纪念碑式的效果,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仿佛同狼牙山熔铸为一体,巍然屹立于山巅之上。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詹建俊
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中国画《八女投江》是国家一级文物。这幅创作于1957年的作品取材于抗日战争中八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的英雄事迹。1938年10月,东北抗联的胡秀芝、杨贵珍、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战至弹尽的情况下,挽臂走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在《八女投江》中,岸上有两名女战士在举枪同敌人做最后的斗争,另外两名女战士扶着负伤的战友正欲下河,而一名年长的女战士已带着两名小战士先行步入了河水。这一悲壮的历史性画面表现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带给观众以心灵上的洗礼和震撼。这幅画作的创作过程颇为艰难,只有很少的资料可供参考。有学生回忆说,当时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的王盛烈,对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现实生活的大量写生,对服饰、枪支等也进行了实物写生;为了塑造好冷云烈士形象,他多次请学生做模特;有时为了推敲笔墨效果,他还会直接在宣纸上写生,一个眼神、一缕头发都精心描绘,直到满意为止。
美术,在形塑家国情怀中从未缺席,在传承英雄主义上不可替代。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众多英雄画像,生动塑造和刻画了革命战士一往无前、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形象和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通过这些气壮山河的震撼性画面,英雄的事迹广为传诵,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英雄的精神化为永恒。清明节来临之际,回望新中国美术作品中那些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正是为了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