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 击破2016年舌尖上的谣言
北京一家超市货架上摆放的方便面。中新网 邱宇 摄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陈聪)点开微信,在朋友圈中搜索“小龙虾”,竟然出现“小龙虾浑身是寄生虫、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的结果,让很多“吃货”望“虾”生畏。但事实上,这只是一条不足为信的“舌尖上的谣言”。
曾几何时,我们最信赖的朋友圈成了谣言重灾区。从几度刷屏的“微波加热食物致癌”,到肯德基使用“六翅鸡”的传言,再到2016年疯转的“小龙虾浑身是虫”等文章,这些“舌尖上的谣言”千变万化、耸人听闻,造谣者乐此不疲,消费者却如入迷阵。
细数2016年“舌尖上的谣言”,你中招了吗?权威专家学者带你逐一击破。
中招否?谣言多是老套路
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指出,这些2016年朋友圈中的“爆文”,离不开以讹传讹、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的套路。比如“吃樱桃感染禽流感H7N9病毒”,就是“吃猪肉感染H7N9”“吃麻辣烫感染H7N9”等谣言的新变种。专家指出H7N9是禽流感病毒,谣言在“乱扣帽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也表示,类似“小龙虾浑身是虫”这类没有科学依据的“旧闻新炒”占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的25%,也是最能影响普通百姓感受的“伪信息源”。比如“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这类“食物相克论”谣言,就让无数蔬果美食纷纷“躺枪”,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西瓜和桃同时吃会致命。
对于“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甚至致癌”的谣言,专家认为,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才是“王道”;对于“用避孕药种出无籽葡萄”,专家指出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根本不起作用;对于“猪肉生了无敌钩虫”,经鉴定,网传的钩虫照片,是猪的淋巴、血管等组织,猪肉中没有钩虫一说。
为何一些谣言“屡辟屡传”?罗云波指出,一方面是由于辟谣主体公信力不高、专家声音缺失,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一些民众科学素养不高,更容易接受负面信息。此外,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对造谣传谣乐此不疲,也导致谣言“屡辟不止”。
如何辨?识别障眼法是关键
“在新媒体兴起的当下,不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食品药品报道往往仅凭网络材料简单拼接而成,未经权威机构核实,类似内容经常成为传播‘舌尖谣言’的导火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胡百精教授说。
专家认为,食品安全谣言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快捷、广泛,在朋友圈已呈现“病毒式传播”态势。专家呼吁公众警惕朋友圈中的不实消息,关注权威机构的信息发布,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蔡静表示,公众应有意识地甄别不同来源渠道的信息,对于消息来源缺失或者交代模糊的信息,要尤其注意其真实性,抵制网络谣言,避免为其所伤。
朋友圈里以软文包装的商家广告,也应引起公众注意。胡百精指出,一些商家抓住患者对于保健食品、药品的迫切期待心理,以新闻形式包装广告,夸大产品功效,患者容易被其误导,引发健康风险。
此外,对于健康养生文章中“多吃可以降糖”“效果十分显著”“神奇”“高效”等字眼,专家也提醒公众注意甄别。胡百精指出,这类文章容易让人产生不用就医、仅凭“食补”“药疗”就可以自愈的想法,忽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甚至导致一些患者贻误救治时机或走进“伪科学”的医疗误区,威胁到老百姓自身的健康。
怎么治?信心需要共同维护
专家指出,“舌尖上的谣言”一再被误传误信,刺激公众恐慌情绪,既消解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同时也使相关产业发展受到冲击。
“食品安全网络环境应得到治理。”罗云波指出,许多早已被辟谣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反复炒作,但这些谣言却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食品安全网络环境的恶化。
孟素荷也表示,微信、微博等传播方式的普及,使目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难点和重点聚集在网络自媒体上,因此需要科技界与媒体共同持续推进风险交流和公众科普。
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越来越上心,更多地体现在其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上。专家认为,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关键还靠生产经营者的严格自律,以及有关部门的严密监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整个食品链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尤其是龙头企业有责任带动中小型企业做到上下游联动;从政府监管来讲,要强调多部门的合作,做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无缝监管。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闽都大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