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瑟江人正月十六回乡团圆,老传统从元代就开始了
30国华人华侨昨夜共舞“海丝龙”
福清瑟江舞板凳龙现场热闹非凡。
福州新闻网3月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文 杨勇/摄)昨晚7时,印尼钢铁商翁祖进带着他组织的中黎板凳龙队,整装待发,120米长巨龙上的360多个灯笼都是他带着人精心安装的。当晚7时25分,4条闪着金光的巨龙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瑟江古渡前来回腾跃,参与举龙共舞的是来自世界30个国家的瑟江人。
舞板凳龙是福清特有的海丝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于是下了一场大雨,但是水龙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连接起来,不分昼夜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习俗由此产生。福清舞板凳龙习俗悠久,盛兴于龙高半岛,其中以三山镇的瑟江村最负盛名。
瑟江村是著名的海丝古村,元代瑟江渡已开通到南洋和日本的航线,至今瑟江村人在世界80多个国家打拼。自元代开始,每年正月十六舞板凳龙,成了凝聚海内外亲人的重要纽带。这时,大量瑟江人回乡祭祖,用激情狂舞板凳龙,为家乡祈福。
昨日,瑟江元春、仁泰、西朋、中黎四大片区各组织了一支舞龙队。每只板凳龙分为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整条龙由一排排龙灯搭接而成。吉时一到,龙灯出游,舞者要先跳过用稻草燃烧的火堆,以求舞龙顺利,然后拜谒宗祠内的先祖画像,再按照预定的路线在全村穿行,最后在指定地方打龙围。舞龙过程中,往往有人乘机揪拔龙须,以求添丁发甲、财源滚滚、黄榜高中、耕海丰收。
村支书翁祖瑜说:“瑟江人每年正月十六都要舞板凳龙,海外瑟江人将它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不仅仅因为这是老家的记忆,更因为这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年,有来自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英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等30个国家的瑟江籍华人华侨来参加舞龙,很多人是带着儿孙一起来的,还为弘扬中华文化捐赠了50万元。”翁祖进说:“中华文化是我们走遍世界、安身立命的法宝。”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