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刘震云趣谈“吃瓜时代” 新书首发直奔90万册

2017-11-02 08:04:25  来源:福州新闻网
  

刘震云趣谈“吃瓜时代” 新书首发直奔90万册

  福州新闻网11月2日讯(福州晚报资深记者 翁宇民)暌违5年,刘震云的新作要亮相啦!但是万万没想到,一向持重的刘老师给自己新书起名叫《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让新老书迷都很好奇。据介绍,刘震云前作《一句顶一万句》没说的,《我不是潘金莲》想说而又不敢说的,都在新作中畅所欲言了!

  这本新作伴随现象级的话题而来,首印就有惊人的90万册。要知道,大部分畅销作者的书作第一版也不过10万册。

  这究竟是一颗怎样的“瓜”?昨天中午,全国的文化记者群起“围攻”接受微信群访的刘震云,就“吃瓜”问了无数问题。

  五年一“瓜”啥模样?

  以慈悲心探寻荒诞底线

  在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后,刘震云虽然一直活跃在读者和观众的视线中,但每次谈及新作,刘震云总是三缄其口。直到近日,这部新作才揭开面纱。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讲述4个素不相识的人——农村姑娘牛小丽、省长李安邦、县公路局长杨开拓、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忠诚之间的故事。四人不一个县,不一个市,也不一个省,更不是一个阶层。但他们之间,却发生了极为可笑和生死攸关的联系。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穿越大半个中国打着了。于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深陷其中的人痛不欲生,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却乐不可支。

  这一次,刘震云用老辣之笔,剖析了吃瓜本质;用慈悲之心,探寻了荒诞底线。

  “吃瓜时代”作何解?

  生活大剧随时随地看

  对于自己为什么突然时髦一把,用上了网络词汇,刘震云笑道:“吃瓜是一个网络用语,一开始我也没有特别明白,吃瓜为什么就跟看热闹和围观联系在了一起。最后我揣度了一下,大概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戏剧在舞台上已经没落了,但是惊心动魄的大戏在生活中每天都上演着,而且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谁都能围观,这是吃瓜时代能够产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生活基础。”

  “在古代最著名的吃瓜语言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生活中的大戏接连不断,当事人深陷其中可能会痛哭失声,但吃瓜群众的心情正好相反。起高楼和宴宾客的时候,围观和看热闹的群众心里不是滋味,但是楼塌的时候他们确实是乐不可支的。”

  新旧作有何不同?

  比以前的小说更幽默

  刘震云表示,《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与他过去小说最大的不同,是书中的4个人素不相识。

  “过去写的人物关系是显见的和紧密的,这次写的是这几个人关系的空白。空白里面是什么?极大的空白背后藏着一些道理。写的是显见的人,但是主角并不是这些人。主角是吃瓜的群众,但是吃瓜群众在这本小说里并没有出场。”

  对于新作,刘震云自己评价说:“故事像大海一样,看起来波澜不惊,但下面的涡流和潜流是我以前小说里面不重点呈现的,呈现的是藏在幽默背后的另一重幽默。”

  会否火速上银幕?

  改编是前所未有的难题

  刘震云的作品《我叫刘跃进》《手机》《温故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都改编成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还斩获多个奖项。《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是否也会火速“触电”?

  对此,刘震云说:“改编成电影需要非凡的导演,需要具备处理文学跟电影、文学跟生活之间关系的非凡能力。其实我的小说并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因为电影需要一个基本的元素,需要有完整的故事,相对集中的人物,语言的节奏信息递进要非常快。但是(我的)小说倒是像生活中的一头大象,边走边思考。《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改成电影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困扰,因为我原来的作品基本上是一个主人公,但是这个是4个主人公。4个主人公怎么在电影里呈现,是前所未有的一个难题。”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