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优化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福州实践之二
城乡同创 打通“最后一公里”
城乡一体、均等便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整合资源、统筹配置,福州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沿海山区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城乡的全面覆盖。
每到周末,台江区文化馆里总是人头攒动,格外热闹。近4000平方米的馆内,录音棚、美术室、音乐室、排练厅、十番音乐传习所等活动室一应俱全。该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馆内还建有全市一流的音乐录音室,就连省歌舞团也常来此借用场地。
在鼓楼区,“一老一少一普”公共文化服务站已成为品牌,综合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少儿成长服务站、文化普及服务站,全区69个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实行错时错峰制,节假日照常开放,成为群众日常娱乐、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
城里公共文化设施“花团锦簇”,唾手可得,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同样万紫千红,各具特色。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福州市通过保护开发并举、盘活利用资源、省市文化共建、部门团体联手、强化科技融合等方式,全力解决文化设施短板,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如在筹办全国首届青运会以及建成15个大型体育场馆的基础上,面向基层建设150个室外球类场地、700条健身路径及一批运动健身场所;扩大广播电视设施覆盖,使所有行政村都能享受到广播信息服务;连续两年将全市17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210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以前乡镇的文化站到处搬,甚至连牌子都没有。现在,都有了固定阵地,也配齐了设备和人员。”永泰县科技文体局副局长杨世强对创建工作深有感触。目前,在市县共同努力下,永泰县的基层文化服务正朝向开放、均等、便利的方向快速建设发展。
截至目前,福州市已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68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605个,文化广场1000多个,各类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268个,公共体育馆(场)12077个,加上在榕的省级文化服务单位24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文化公园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雨露。
- 福网推荐
- 闽都大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